情境教学 第8期

时间:2022-09-16 02:20:06

情境教学 第8期

盲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盲生的数学课堂,一般用不上黑板、粉笔,用不上挂图。这是一个完全凭借听的世界。数学是抽象的, 那么这样的“听”数学,会让我们看到什么?盲生在数学课上的“沉默”,机械应付老师,老师呢?也只能照本宣科。这样的数学课堂缺乏生机,索然无味,黯淡一片,而情景教学却可以帮助我们老师改变这一现状。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并能让学习者体会到的,能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在盲生数学课堂上创设好的数学情境?让盲生在一种原始的情境、生活的情境、活动的情境、游戏的情境中调动起内部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诱发盲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联想,以高涨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下面我根据盲生的特点,在数学情境教学方面作了如下探讨:

一、在新课引入时,创设兴趣情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盲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激发盲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盲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在教学“小数的移动”时,我抓住盲生更爱听故事的特点,以一则“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的故事作引子,“在与牛魔王的较量中,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一个东西喊一声,变,金箍棒从0.09米变成0.9米,又变,变成9米,再变,变成90米;交战完毕,金箍棒又从90米,经历9米、0.9米的变化,最后又变成0.09米一般大。”这样为孩子所津津乐道的故事开篇,一下子就紧抓住了盲生的心,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老师的身上,从而激发盲生的学习兴趣,引发盲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需求。

二、新知探究中,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盲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盲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运用故事顺利将盲生带入课堂教学之后,我紧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从0.09米0.9米9米90米,金箍棒是在变大还是变小?从90米9米0.9米0.09米,金箍棒是在变大还是变小?”在老师这样问题的引领下,盲生的学习兴趣被进一步提高,学习热情随之高涨起来。深入到故事情节,盲生能分析出:“从0.09米0.9米9米90米。”金箍棒是在变大,为什么?盲生推理出孙悟空要与牛魔王决斗,所以金箍棒是在变大。“从9米0.9米0.09米0.009米。”金箍棒是在变小,为什么?盲生推理出孙悟空与老妖怪决斗完毕,将金箍棒逐渐变小,收入耳中。“从0.009米0.09米0.9米9米。”金箍棒是在变大,也就是0.009米、0.09米、0.9米、9米这四个数在逐渐变大,这是为什么呢?“从9米0.9米0.09米0.009米。”金箍棒是在变小,也就是9米、0.9米、 0.09米、0.009米、这四个数在逐渐变小,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此在故事的延伸里,在问题的促动下,激发盲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三、在知识应用上,创设操作情境

《课标》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盲生受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缺乏形象思维,更不具备抽象思维,日久还形成从行为到思维都怕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和抽象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盲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盲生动手操作,使抽象的数学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促成他们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盲生学习完“小数的移动”,知道了小数点的移动会改变原数的大小,随后我将这个知识点进行了应用。

例: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如果根据小数移动的基本规律,盲生能很快得出结果,但却不能从根本上理解。我制作了一个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再将这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平方米。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0.1平方米;在进行以上抽象的叙述时,要求盲生数出10格,即10个0.01平方米(或0.01平方米的10倍),10个0.01平方米是0.1平方米(或0.01平方米的10倍是0.1平方米)。如此一来,盲生就能从根本上理解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盲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0倍、1000倍,讲解方法同上。

四、在知识巩固上,创设竞争情境

盲生与普通小学生一样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他们而言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盲生的学习兴趣。在小数的移动巩固练习中,反复练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盲生最乐意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盲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盲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盲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由上可知,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做到善用情境,巧用情境,精用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学生才能够在一种互动与发展的氛围中想学、乐学、学会更加热爱数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城投控股大厦围护结构变形研究 下一篇:如何在师生之间形成融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