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16 12:45:55

中职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普遍呈现出学生重操作不重理论,教材理论过多,不能很好地切合学生实践操作。分析目前中职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并从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探讨中职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方法等方面。

[关键词]中职;中医美容;解剖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120-01

我校在过去三年中,对中医美容专业类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用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杨海旺主编的《美容解剖学与组织学》教材。本教材以细胞、基本组织和系统解剖为基础,强化美容局部解剖学和主要器官组织学的内容,突出医学人体美的特点,力求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启发性和实用性;重点对直接影响人体形态美和容貌美的组织及器官进行描述,充分反映“美容解剖学与组织学”这一新兴医学交叉学科的新概念、新体系;系统介绍细胞、基本组织及组织再生修复、人体九大系统、皮肤、美容局部解剖及组织学;力求克服内容偏多的弊端,突出重点内容,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知识内容充分满足国家美容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对解剖学课程的兴趣。由于中医美容类专业一般学制为3年,学生在校就读时间为1.5年,之后便要步入社会实习、就业,因此在对中医美容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解剖知识的掌握,以保证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发挥所长,更具竞争优势。

一、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解剖课没有兴趣。由于解剖学课程专业名词多,形态结构复杂,文字描述繁琐,语言枯燥,学生普遍认为课程难学难记,大大降低学习积极性。

2.教材与实践脱节。目前,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采用的多是传统的教材,或是内容体系与传统解剖学教材相同。传统解剖学教材由于护理、助产需要,不能很好地w现中医美容专业的特点,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医美容专业的岗位需求。

3.解剖学教师缺乏美容专业知识。解剖学教师大多数来自医学院校,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在美容实践中所需要的解剖知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对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开展教学。

4.教学中实训授课时间较少。近年来,由于学校招生人数增多,挂图、标本、实验室相对较少,影响了学生学习。虽然授课计划安排得很好,但由于实验室、带教教师有限,不能很好地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识别解剖标本,十分影响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点的掌握。

二、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教学工作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教材适应专业需求。教材要根据中医美容专业实践需求,参考学生考中级美容师证教学大纲,突出本专业特色,编写内容和体例都能满足专业课程的需要。教材中除了解剖学相应的知识外,还应有美容专业有关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随着市场对中医美容专业学生需求的增加,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精通解剖学知识,还要通过专业化培训,扩展自身知识外延,可以多和美容教研组教师沟通。我们与美容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知道了他们需要学生了解哪方面的解剖知识。例如,在运动系统中,重点讲述头肌、颈肌和胸肌;在脉管系统中,重点讲述皮肤和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在感受器中,重点讲述皮肤的结构等。通过交流学习,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针对性,便于专业课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解剖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考取相应的岗位证,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度,加强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满堂灌,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教学中,因为没有思考空间,学生没有积极的思考,无法理解人体结构、组织、系统等概念,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我们虽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等先进的科技教具,但是学生像看电影一样,看完了知识却没融入脑海里。而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在医学领域,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这样一门课程,如果不能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识别大体标本,识别各个系统的位置,就不能使解剖学知识形象化,形态结构简单化。

我们建议,在中医美容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扩充知识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展小班教学,多增设解剖实验室和解剖实验带教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时间,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增加课堂信息量,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融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