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03:38:17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建设途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文章认为,国家要制定相应政策,规范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激励措施,从舆论、组织、经费、措施等层面入手,才能建设好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激励;绩效;合同管理

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作用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靠高水平的教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一线技术管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动手示范、指导,并具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能力。换言之,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既是专业知识的名师,又是生产实践的行家。

双师素质是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师的主要素质。教师只有具有双师素质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职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仍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依然缺乏实践经验及必要的专业技能。

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2006年12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据此,双师素质的培养有以下途径:

1.企业顶岗实践

教师脱产到企业顶岗实践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主要途径。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教师达到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具备双师素质教师要求的第二条条件。同时,教师在企业顶岗实践,为获取本专业的中级技术职称奠定了基础,又具备了双师素质教师要求的第一个条件。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成果易被企业采纳使用,具备了双师素质教师要求的第三个条件。

2.企业兼职

教师在岗到企业兼职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能力,还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经营能力,企业需要这些高素质人才。教师的企业兼职,使教师与企业深度融合,能更准确地掌握生产一线知识、技术、方法,更深入理解企业文化。

3.企业引进

从企业引进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补充。企业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对企业文化、企业的人才需要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到校传授知识、技能更有实际指导性,学生零距离上岗更有保障。

4.考取相应执业资格证书

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是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保障。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职业准入资格越来越严格。教师具有相应专业的执业资格证书,更易为企业认同、接纳,也才能在企业发挥自己的作用,接触到行业企业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1.企业认同度不高

第一,高职院校教师虽有较深的理论造诣,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第二,企业认为这些教师不是自己的员工,终究要离开自己,不愿花精力培养;第三,企业担心教师顶岗实践影响其正常生产,降低工作效率,同时担心技术机密与商业机密外泄;第四,法律法规缺失,缺乏对企业的约束,顶岗实践教师若发生工伤等事故的赔偿机制不健全。因此,企业很难为短期顶岗实践教师提供方便,不会安排特定岗位让其接受锻炼,教师到企业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教师的职业能力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教师企业兼职消极因素多

第一,部分教师在兼职过程中,未分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缺失,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兼职工作中,忽视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第二,对师资队伍氛围的影响。一方面,引发未兼职教师心理失衡;另一方面,兼职教师不关心学校发展,未把企业和学校都当成“家”,凝聚力不强;第三,兼职兼薪不利于国家税收征缴,也使企业忽视人才的长期培养,不利于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3.企业引进专业教师难题多

如今,企业员工到高职院校兼职任教人员很多。由于高校分配制度的刚性原则和企业薪酬的灵活性原则,真正高水平的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很难选择到清贫的高职院校专职任教。

从企业引进教师虽然有丰富的企业工作案例,但教育理念缺失、教学方法欠缺将制约其教学质量。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不相容,使企业引进人员很难在短期内融入学校的工作氛围。

目前,进入事业编制要求“逢进必考”,已工作多年的企业员工很难通过文化理论考试而顺利取得高校事业编制,即使引进,由于没有事业编制,其职业稳定性也不强。

4.执业资格证书难以代表职业能力

执业资格证书以理论知识为主,或以应用性理论为主,相当于知识巩固,很难有技能提高。由于工作时间及工作性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较企业员工更易考取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但教师考取执业资格证书而未真正在企业执业,只是将资格证书挂靠在某一企业,供企业资质晋升使用,对行业发展有一定扰乱作用。

四、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1.国家要完善法律法规,解决高职院校双师素质队伍建设难题

(1)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落到实处,鼓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六条规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第二十条规定:“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决定》明确了各级政府及企业在双师素质队伍建设中的义务。但对企业而言,接受教师顶岗实践不能获取相应利益,积极性不高。

要提高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必须做到:一方面,国家必须给予接收教师顶岗实践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其他激励措施,不能将财政支持停留在文件层面上,给企业实际利益,方能激发企业的主动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教育,对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企业给予荣誉称号。

(2)还高校用人自,解决从企业引进教师的事业编制问题。《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高校具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的自。因此,国家应在用人制度上还高职院校自,高职院校选聘的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国家人事部门备案审查即可。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急需的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员工才能顺利地进入学校,愿意留在学校任教。

(3)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收入的税收监控。一是加大税收宣传教育,增强兼职人员缴税意识,鼓励兼职教师主动申报兼职收入;二是健全国家税收政策,加大税收监管力度,不给偷税、漏税可乘之机;三是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对违反国家税收政策者责令校方解雇。

2.高职院校要建立有效的制度,规范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舆论导向保障。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祖国的发展未来,因此,高职院校要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教师提高职业教育能力,使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鼓励教师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不影响教学科研的前提下,主动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自觉抵制物质诱惑,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鼓励技术兼职,提倡与专业知识相关,与正在从事的科研课题相关的兼职;反对全日制兼职,不提倡与专业无关,仅为谋取报酬的兼职。[1]

(2)组织机构保障。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管理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该机构应由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和科研处人员参与。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接收反馈信息,协调教师在顶岗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科研、实践岗位工作之间的矛盾,处理教师兼职出现的各类问题,核算教师顶岗实践工作量,选拔优秀顶岗实践教师。

(3)经费保障。给予顶岗实践教师一定的补助,帮助解决交通、生活等困难,并根据顶岗实践教师在企业的工作量和贡献大小支付报酬,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保障顶岗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教师与顶岗实践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教师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所开展的前期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可申报院级科研基金项目,学校给予优先支持。对于取得执业资格的教师报销学习培训费用,并作为其晋升技术职务的参考条件。

(4)措施保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双师素质教师建设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顶岗实践及校外兼职申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践教师选拔机制,所选派人员既要突出专业要求,又要有创新意识强、能独当一面、有协作精神。教师到企业兼职必须向学校顶岗实践管理机构报告,使学校对教师兼职行为有准确把握,便于教学管理、跟踪调查,也能给予经费支持。

第二,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将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纳入教学科研工作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对顶岗实践教师工作实绩督查、考核,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在科研资源分配方面给予倾斜;将顶岗实践教师工作情况记入业务档案,作为业务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将教师顶岗实践时间作为继续教育学分予以登记,充分调动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2]

第三,加强质量管理。从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到学生的课业成绩以及科研工作绩效等方面,全方位加大对教师教学科研质量督查力度,并将教师的教学科研质量与其收入挂钩,使教师全力投入本职工作。这样,教师就无暇为了报酬而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兼职。[3]

第四,发挥企业兼职员工带动作用。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兼职,不能仅局限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还应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教研活动、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专业前沿知识,以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职业教育能力。

(5)法律保障。加大劳动合同管理,防止教师流失。专业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前,要签好顶岗实践协议,约定顶岗实践结束后回校服务期限及违约赔偿条件,以防部分教师为谋取企业高薪酬而不再返校。

参考文献:

[1] 张长华,冯海英.试论高校教师兼职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10,(2).

[2] 郑春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4).

[3] 王鹏飞.加拿大对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策略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9).

上一篇:试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进 下一篇:公平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