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自主学习的翅膀

时间:2022-09-14 04:17:29

“比较”自主学习的翅膀

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呼声越喊越亮,教学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快。学生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正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思考的一大话题。

著名语文学家张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它能快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乌申期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提高和创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可以给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学生的主体思维,拓展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它将成为自主学习的翅膀。

笔者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比较学法上作了一些尝试。

一、同一课文内的比较学习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在指导其比较学习时,宜细一些。同一课文内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表达在不同句段时的运用及其作用区别;课后练习设置的字词句比较分析理解和配备的比较阅读短文等,这些都为进行比较学习提供了参数和目标。

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故乡》一文,篇幅长,学生不熟悉历史背景。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根据本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来进行比较学习。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对比;从“豆腐西施”到“圆规”的杨二嫂形象的对比;“我”和少年闰土纯真无间的友谊和中时代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的对比;中年的“我”和闰土关系的隔阂与宏儿、水生“一气”的对比,萧条破败的故乡冬景图与“神异的图画”的对比……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集会到这些对比无不为中心服务,进而理解了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同一单元课文的比较学习

近代教育学家梁启超提出文章要一组一组地教,就反映了其对比较法作用的充分认识,这一组一组的文章就是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的单元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单元课文的设置,其实质也是重视比较法的作用。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而成的,同单元的课文,有的在表达方式上是相通的,有的在体裁上是相似的,有的在内容中是同类的,将同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为散文单元,所选五篇文章都以生命为主题,但又有所不同。该单元包括如下文章:杨朔的富于诗意和哲理的优秀散文《荔枝蜜》,郑振铎的抒情散文《猫》,充满传奇色彩和震撼力的《斑羚飞渡》,富有诗意的《心中的鹰》,饱寓的《鹤群翔空》。初中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往往很肤浅,如何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去主动探究生命领域里的种种话题呢?笔者在单元教学中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示,研析课文,求同辩异,进行分组比较讨论竞赛,课堂上进行激烈讨论,教师注意点拨,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思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打破了以往学生认同“生命”,止于“生死”的粗浅概念。学生在单元课文教学中理中心,揭主旨,表见解,谈启发。许多课后思考题在比较中迎刃而解。同学在单元小结体会中谈到:蜜蜂的渺小而伟大;猫的被人误解与“我”对猫的同情中所隐含的“仁爱之心”;斑羚的种族自下而上意识和牺牲精神;鹰的消失与人类的反省;鹤群的团结互助精神。

三、不同单元文章的比较学习

如果说同一课文内的比较学是点,同一单元课文的比较学习是面,那么不同单元甚至跨册的课文比较学习则是网了。由点到面及网,知识的覆盖面更广,系统性更强,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素质要求也愈高。

1.文章标题的比较学习

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标题作比较分析,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针对性、综合性,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在中考复习课上,指导学习将《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魂》四个题目进行比较,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分析归纳后明确:四篇文章题目①都揭示了时令(春、冬、夏、秋);②都揭示了基本表现手法;③在空间上都作了规定(《春》的空间最广,《秋魂》其次,其他篇目则设了具体的空间限制:济南、海滨)。

2.思想内容的比较学习

文以载道,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学习法,能突出课文的思想内容,强化作品的思想力度,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指导学生比较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的《沁园春・雪》。通过比较归纳,学生认识到这些文章都具有雄浑的气势,作者博大的胸襟、爱国思想、民族气节跃然低上。但古人的思想(前二篇)有一定历史局限性,反映了一定的封建忠君思想,作者受到排挤、贬谪,壮志难酬,“可怜白发生”,只好把理想寄托在虚无的梦境中加以解脱,我们要用比较的眼光辩证地对待,学其精华,去其糟粕。而的诗则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和革命浪漫主义、乐观主义精神,壮怀激烈,歌颂人民大众何等豪达!通过比较学习,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树立为中华腾飞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当然,比较学习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它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运用“比较法”的教学,它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实行综合、模向、纵向、连贯比较,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内涵,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克服了语文教学上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又开拓了学生思路,有效的训练和提高了学生多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将所学知识点形成面,构成网,变零碎为系统,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为自主学习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活动中领会到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兴趣,产生了爱好,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鉴赏能力和学习效率,最终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