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类工程招标管理水平提高的若干建议提出

时间:2022-09-14 04:28:38

港口类工程招标管理水平提高的若干建议提出

【摘 要】一直以来,港口工程的招标工作都是港口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港口工程得以实施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将对港口工程招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望能够有益于港口工程招标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港口工程;招标管理;对策

1.港口工程招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倾向明显

由于港口工程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基本来自于国有土地和海域资源,而建设资金又属于国家财政拨款,因此港口建设项目及其重要设备的购买一般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但是,个别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为了阻止其他竞争者参与竞争,在招标过程中往往违反规定,对招标工作施加过多的行政干预,设置一系列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港口招标工作的正常开展。

1.2评标过程及评标方法缺乏科学性

依法进行的港口工程招标活动,必须由7人以上单数评委组成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知识范围与业务背景存在区别,并不能完全保证所有评委的自身能力完全符合评标的要求。或者,即使能够满足资格要求,但由于评标过程的疏漏或者评标方法的科学性不足,评标委员会也可能存在评标程序操作不规范、评标权利运用不当等情况。而且,招标人代表带有暗示性的误导,也会对评标委员会的结论产生错误影响。

1.3招标的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

招标监管工作中,监管错位、越位等现象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由于港口工程的招标人与投标人通常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在计划经济时期所遗留的国企行政级别往往会等同于甚至高于招标的监督机构,而影响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招标监管主体行政的特殊性也给监管的错位、越位等现象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同时,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企业本身投标经营的欠缺,与能力的不足也为招标监督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2.提高港口工程招标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投标资格预审工作

对于港口工程项目招标工作来说,加强投标资格预审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投标资格预审,能够提高招标效率,有效防范招标风险。工程招标中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主要体现在资质、业绩与信誉这三个方面,同时还应当结合建设项目所具有的规模、复杂程度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期望进行选择。资格预审前,要对投标单位的真实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最好建立施工企业资质评级信息库,以有利于资格预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投标人资料真实可靠,从而为资格预审的正确性提供保障。在同一级别的施工企业当中,可以加以优先选择,如当地的质检站对其承接的项目评价比较高的企业,以保证最终选择的企业是所有投标单位中能力较高、实力较强的企业。而且,根据相关规定,为了提高招标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应当在资格预审阶段最大程度的控制投标人的数量与质量,确保参加投标的单位都符合资格要求,以保证招标过程的公平性。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参与正式投标的企业过多,将会显著增加围标、串标的成本,而且成功中标的几率也会降低。因此,在确定投标人时,应明确施工中涉及到的监管问题,并确立相应的对策。

2.2完善招标文件的编制

作为招标工作的核心和载体,招标文件是招标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完善招标文件的编制,无论是对招标方还是对投标方都能形成有力的法律约束力,同时也是投标人准备投标文件和参加投标的主要依据。因此,有必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招标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准。招标文件中需要包含完整的招标程序,拟定合同的主要内容,并确定各项技术标准与施工质量要求。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合法、择优”的原则,同时还需要从港口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项目特点编制招标文件,并保证文件格式、合同条款规范一致,内容上要尽量明确招标范围、资格审查方式、评标办法等,并确保内容逻辑清晰、语言表达严谨,以防止出现歧义。

2.3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加强对评标活动的管理

评标人员的素质水平对评标工作能否公平、公正地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并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对于提高评标活动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评标一般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要严格审核评标专家的资格,根据《招标投标法》中的相关规定,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选取专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参加过同一招标文件编制、资格审查的专家,要执行回避制度。为了保证评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应当在评标前为评标专家留出足够的时间,并适当延长评审时间以保证专家能够详细了解招标项目,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审。评标专家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以及实现拟定的评标大纲、标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从而形成完整的评标报告,同时加强对评标报告的审计频率。同时需要全面加强评标工作的过程监督,一旦发现有人,必须立即严肃处理。 [科]

【参考文献】

[1]吕俊峰,刘桃.招标行业的现状分析和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12(6).

[2]马昌伟.浅论工程施工的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现状[J].中国化工贸易,2012,4(4).

[3]苏新宇.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州建设,2013(8).

上一篇: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下一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