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解读主流资讯的能力

时间:2022-09-13 08:48:46

提高解读主流资讯的能力

“十二五”末期中国的城市化率要达到51.5%,山东的目标则是达到55%,为什么山东的城市化目标比全国高出这么多?“十二五”规划全国每年创造就业岗位900万个,山东则规划每年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占到全国总数的10%还要多,靠的是什么?

山东省两会和全国两会都开完了,从两会报道中,我们没有读到权威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参与了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后,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只有提升解读主流资讯的能力,才能提高两会报道的水平,才能给读者真正“有用”的新闻。

这两年,地方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之类报纸的两会报道,正从过去那种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向主流的时政化的方向转型,这是很大的进步。但要提高对主流资讯的解读能力。还得下很大的工夫才行。两会期间,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看各类媒体的报道,看多了就发现,地方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之类报纸的关注点是很散乱的,有的甚至离两会的核心议题很远,包括某些号称业界一流的媒体也不例外。诸如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深层矛盾。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阻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难点等等,晚报都市报之类媒体做出高水平报道的不多。至少我自己是通过阅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的报道。才大致读懂了这些重要议题。而阅读生活类报纸,很难对此类问题有宏观的把握。

地方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之类报纸,如果不能提高解读主流资讯的能力,那么在热闹的表象之下,两会报道就难免被读者置于边缘化的位置。我曾和同事聊天说,以前常看的某著名周报,现在越来越不愿看了,并非因为人家稿子写得不好,单拿出一篇稿子来看。都能体现出职业新闻人的水准,主要是因为阅读那份报纸,无法从中把握到变革时代中国社会主流层面的演进状态,这一点,恰恰是多数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现在一些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也给人这种抓不住主线甚至远离主流层面的感觉,某些被当做重点处理的题目,有的只是编辑自以为很重要但又解释不清为何重要的东西。

没有解读主流资讯的能力,也就很难获得分事主流资讯的地位。晚报都市报之类的报纸,如果不能提升解读主流资讯的能力,那就不是被归类为“非时政类”媒体的问题,而是自我“去时政化”的问题。不突破这个瓶颈,晚报都市报之类报纸在传媒格局中的地位就真有可能边缘化。晚报都市报现在虽然重视两会报道,但在两会报道的积累上只能说刚刚起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可以开始对国家发展战略做点研究。对国情省情做点研究,对的社会问题做点研究,对人大制度做点研究,等等。没有这些日常的储备,关注点就很难比一般读者更高。晚报都市报提供给读者的,很可能是在各个信息传播渠道里流行的大路货。

上一篇:为《冰点》的温暖而温暖 下一篇: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