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方法 提高德育实效

时间:2022-09-11 04:12:02

创新德育方法 提高德育实效

人生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之中首推“做人”。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法制意识等出现了一些偏差,表现为:“物欲化倾向”,拜金主义严重,把金钱看成了绝对的第一;“粗俗化倾向”,放松自我约束,我行我素,不文明和反文明的粗俗化倾向成了社会的一种时尚;“淡漠化倾向”,社会越来越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躁动化倾向”,急躁、浮躁、狂躁、做事没恒心,不安分、不吃苦,充满情绪色彩,缺乏理智,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普遍缺乏,学生片面强调个性发展,极端个人主义抬头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求活、求新、求深,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一、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

首先确定各个年级的教育重点,然后将德育内容的每个方面,具体规划到各年级,不同年级各有侧重,互相衔接。初一年级结合“发展是硬道理”“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等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国情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使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初二结合“争做合格人才”“如何做一个好公民”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教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迈好青春第一步,心系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初三结合“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实施正义行为”等内容,重点进行“共同理想教育”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这样,将抽象的德育教育,化成分段目标实施,分解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在细微之处,潜移默化,使德育目标的落实与学生的常规管理紧密结合,进而内化成道德素质,有效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问题。

二、德育管理,真正做到从“管”到“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道德的本质就是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不在于它是一种规则,外在与人,强加于人,而在于它是人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它丰富和充实了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以往的德育教育往往习惯于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教育权力加以控制,德育教化的功能只是被肤浅的维持着。在新的背景下,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是学生的导师。导师承担起三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沟通交流。导师从关心尊重学生出发,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理在情中,言传身教,学生亲身感受到导师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主体意识、主动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道德信念

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觉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如让学生更多地从情感上去体验。情感的体验是源于生命本体道德内在深层的东西,它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而目前学校欠缺的恰恰是这一点。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展现的机会。德育教育过程的关键点,不在于传授道德知识,而在于培养道德信念。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首先要依赖于道德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例如:在讲授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时,我们开展了体验和助残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生活需要阳光,而残疾人更需要温暖。可见,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教育,不是把社会存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学会怎样做人。

四、文以教化,用校园文化去浇灌品德

“道德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中学生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但校园文化,不是单纯地装饰几幅字画或格言警句,它是校园内全体师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校园价值理念在校园环境与行为中的体现,它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涉及校园活动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生活习惯,是校园内师生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教师伴随着同学之间思想、性格、追求的不断融合,在校园内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状态和极富凝聚力的校园文化。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探 下一篇:论篮球裁判员临场心理压力与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