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时间:2022-09-11 02:23:30

双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摘 要:双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障碍就是学生对于汉语的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听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学好汉语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双语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中通过使学生听、说、读、写来加强对民族学生的口语训练,增强语感,从而学好汉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口语训练;语感;课文内容

双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学生对于汉语的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听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是学好汉语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双语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中通过使学生听说读写来加强对民族学生的口语训练,增强语感,从而学好汉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人在这方面有一点浅显的认识,现以双语班二年级语文《会说话的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点

认识。

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实最有效的莫过于多读了,因此,本人除了在课前通过对每篇课文的自读,早读课上的领读、齐读等形式,来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从而为口语表达打下基础。同时在课堂上也把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贯穿始终。本人在教学《会说话的灯》一课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训练中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在小组中每个成员朗读一遍,而后由其他成员进行指正,在每个学生读完后,由本小组齐读来提示本小组的朗读完成。其目的就是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所提高,同时还要求本组成员互相补充、纠错。这里既有读的过程,同时还有聆听的过程,把听和读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小组读课文之后,接下来抽学生朗读,由其他学生在认真聆听后给予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因此,对学生朗读训练的有效指导,是在双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训练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造句进行口语训练

在通过以上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提问:灯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灯的作用是照明,教师进一步明确:灯除了照明还会跟人们说话呢!教师随即要求学生用“除了……

还……”进行造句,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画画、写字来激发学生造句。随即一个学生就说:“艾里干同学除了写字还会画画,”另一个学生说:“我今天除了吃拉面还吃了一个鸡蛋。”“我们班的同学除了会说维语还会说汉语。”等等。对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本人认为有一个难点,就是在母语基础上的局限性,都知道,我们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是由会说然后到会写,即由口语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但是,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说和写几乎是同步的,甚至可以说是由文字到口语的学习过程,这也是双语教学中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所在。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训练。接下来教师进一步提问:汽车的方向灯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小心我要拐弯了。那么,你知道红灯告诉我们什么吗?绿灯又告诉我们什么?大海上灯塔上的灯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在回答时教师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同时教师说:只要你用心就能听懂我的话,进而要求学生用“只要……就……”来说一句话。学生造出了这样一些句子:只要下课我们就出去玩;只要妈妈在家我回去就有饭吃;只要上体育课我们就踢足球;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妈妈就会给我奖励;只要你好好学就会给你买书包、送礼物;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等等。

综上所述,双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引导民族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要在加强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在双语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造句以及会话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提高民族学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进而达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言进行写作的目的。

(作者单位 新疆伊宁县萨木于孜乡中心学校)

上一篇:用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下一篇:语文教师怎样写作文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