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研究

时间:2022-09-11 11:14:30

【前言】我国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0世纪60年代,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赫尔曼・哈肯发展起了协同学微观理论,由此诞生了“协同”一词。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协同”强调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通力协作,但是“协同”不同于合作,“协同”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行动。而熊彼特指出:“创新...

我国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研究

摘 要 教育协同创新是资源的有效互动和优化利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教育 协同理念 创新研究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全球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的融合程度。在创新领域中,以企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主张的协同创新战略,始终走在最前面,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随着社会和协同创新理念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理念逐渐延伸到了教育领域中。目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成了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阵地。为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学校要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大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提升创新能力。

一、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合理界定及内涵

1.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合理界定

20世纪60年代,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赫尔曼・哈肯发展起了协同学微观理论,由此诞生了“协同”一词。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协同”强调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通力协作,但是“协同”不同于合作,“协同”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行动。而熊彼特指出:“创新”是为了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一种新的产品、市场以及新的供应来源,是将“支配的原材料与力量组合起来”引入到“生产”中。针对协同创新理念提出的背景来说,由于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机制上,未来发展带来的挑战与刺激会促进协同创新理念的发展,会产生一种应激性的反应。

协同创新理念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密切相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主要以知识为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深,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为了提升竞争力,知识的创新成了重要手段,成了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推进以协同创新理念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创新战略的实施,成了目前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策略。

在发展过程中,崇尚创新成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利用协同发展理论,协调内部组织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创新管理,从而提高了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将公司独特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兴起于企业组织的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理论带动了一系列组织协同创新的发展,对其他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建议,也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兴起。

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新的模式,需要克服原有机制带来的弊端与局限。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让学校能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了让多个不同部门在其中进行协作,协同创新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实施基础与平台,意味着多个主体间合作平台的展开。笔者认为,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强调的是各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式,是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实现优化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各主体之间,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在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前提下,为共同完成某项技术创新,达成的分工协作或契约安排。

2.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内涵

在教育领域中,协同创新理念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内涵。

协同性。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这个共同目标下,最大化地做到协调衔接,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在组织里进行共享,更加强调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共享以及多个主体间的协作关系,从而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创新性。创新有可能带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合效果,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能够加速创新的进程。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复杂工程,需要突破浅表层次的互动,打破单个主体散兵作战的局面。

互补性。为了实现目标,教育协同创新可以使参与主体充分发挥功能互补优势,使其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实现无缝对接,能够建立有效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1]。

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指向性和延续性的认识,在人们长期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中,理念抽象概括了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等,是理想的观念体系。教育协同创新蕴含着以下几点理念。

联动理念。为了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教育协同创新的联动理念是指以各个主体的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面向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优势整合,从而达成各个主体在教育中的责、权、利的匹配。

开放性理念。一直以来各个主体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目标、方式来进行协同。但是由于各个主体之间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孤立系统,具有较强的本位主义思想,造成了各个主体之间的供需失衡现象。因此,为了增加相互间的信息对称性,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和行事习惯,保持先进的理念,保持良好的信息共享渠道和物质流动渠道,才能实现融通共赢的局面。

立体理念。协同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多种创新因素,相互合作,实现创新。在实现目标、合作方式、辐射范围等方面,协同创新更加强调打破地域、行业等壁垒,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方团队通力合作,形成多方面集成融合的立体网络体系。

协同理念。在办学理念中,根据“协同”这个办学思路的重要内容,“创新”具有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能与各主体之间展开深度合作。

二、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

1.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最根本、最终的决定力量,是最活跃、革命的因素。而德鲁克指出:“在今天,资本、土地和劳动不是真正占领主导地位的资源,文化是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并且也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在我国,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了深层的文化因素,教育协同创新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教育协同创新能够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更新、改造传统文化,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合作共赢的价值。在共同目标前提下,教育协同创新倡导的是各个主体之间协调合作的文化氛围,是分工协作的一种契约安排。

价值观统一。协同创新不是简单的“1+1=2”的过程,其与各个主体间价值观高度融合与统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其创新要素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背景和身份,需要在认同文化价值基础上,各个主体都能被集合起来,并且为了使价值文化相互融合,单位或个人要具有必要的文化价值整合机制,才可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持续和谐价值。可持续和谐文化是开放、发展的文化。在横向空间意义上,和谐是各子系统内部诸要素自身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均衡。而可持续和谐是一种不同事物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可持续性的和谐,是在不同层次、要素整合的作用下不断升华的结果。因此,为了体现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可以从制度、技术、文化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2.教育协同创新的实践价值

协同创新的理念从企业组织向其他部门扩散,并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部门中,该理念在推动科技与社会创新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先进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宏观层面上,在教育协同创新过程中,创新活动不能等同于之前部门之间的合作,创新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其他机构的支持下,各个主体投入优势资源与能力。并且创新的运作模式也不同,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共同进行技术与知识的协同创新,进行有效的策划与实施。

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基于不同领域中的合作,融合了不同学科知识与技术,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合作平台,容纳了不同领域人员在平台上进行自由交流与合作。并且,教育协同创新理念注重学科发展前沿的浓厚学术创新氛围,建立了开放式的创新文化。从实践经验来说,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在公开的合作平台上,打破了学术之间发展的壁垒,构建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扩大了学术团队的自,允许研究人员进行自由创新,以更快的速度,使新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为外部的想法与做法提供开放平台,让外部的协助能顺利进入,使新的创新得到应用。

教育协同创新能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对团队科研创新工作的高效运作具有实现的重要性。但在组织建构的设计上,学校要注重数量与结构的匹配,实现层次化。为了有效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在组织结构与规模设定上,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一定标准;在知识结构、年龄构成、人员的组织结构上,学校要实现多元互补,才能促进不同领域人员的交流[2]。

在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上,学校要实施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制度的设计能够构筑团队间合理的权益分配体系,能够保障团队间的交流与共享,能够对创新形成合理与高效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协同创新团队的合作与协商。其主要有交流共享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权益分配机制、合作写实机制。同时,为了能够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要构建激励奖惩制度,建立团队管理体系,注重发展团队的合作特色,对个人与团队进行绩效考核,促进不同单位间有效的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另外,为了保障资源与能力的建设,教育领域中应建立充足的资源投入保障体系,注重协同创新应用。在协同创新实践中,为了保障协同创新实践的开展,要从多个方面筹集经费与资源投入,并且为了促进创新进程的发展,要配合资源投入,建立开放式的学术资源管理体系,按照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高效运行的机制,建立资源与经费合理分配机制。

三、加强协同创新应用的建议措施

1.需要消除人员之间的心理约束因素,推动心理层面的整合

在心理层面上,协同创新潜藏着不协同的状况,存在着差异与利益区分。由于个人心理原有习惯的束缚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使,难以保障协同创新的效果,因此,要消除个人心理上的束缚。创新的本质是对于原有心理机制的突破,是习惯的改造;而协同的本质是人的协同。在协同的组织体系中,根据个体的愿意,对个体施加强制影响的特殊激励,改造人员的心理刺激因素,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在对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改善的同时,要建立无沟通障碍的心理机制,改造知识生态、习惯等心理因素,让个体能够在一个开放平台上,协同创新活动,突破原有的心理约束机制,从而取得更为积极的效果。

2.提高制度设计上的合理性,解除制度上的障碍

在协同学理论的基础上,协同创新的理念扩大了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运营,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无边界化,减少了机构之间的交易成本,强调对知识、技能等资源的共享。在竞争中,协同创新实现了组织之间利益的最大化,获得更大的优势,实现了协同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发展上,为了向协同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整合各项目的合作方式,促进协同创新能够形成协同创新网络联盟。因此,在创新联盟的构成上,各主体要打破原有的制度障碍,注重组织机构间价值与利益的协调,构建共同的目标,实现组织间共同利益,合理分配利益,塑造共同合作目标[3]。

3.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协同创新成果

政策手段能够为环境和规定带来有力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大的政策方向上为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发展协同创新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政策的具体规定,需要尽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建立促进资源共享的政策体系,加强协同创新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政策导向性支持,使政策更富有可操作性,从而使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

[2] 徐相锋,鲍春蕾.协同性政府绩效管理探讨[J].中州学刊,2010(5).

[3]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8).

[作者:张伟(1988-),男,山东烟台人,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下一篇:“学什么”――阅读教学内容研制的基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