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研究初探

时间:2022-09-11 05:06:00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研究初探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宗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性的学习领域。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课程。它通过训练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别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创设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选修模块在信息技术的各个方向都做出了更加深入、具体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如:计算机硬件组装、网线制作、网络接入方式、网络服务配置、多媒体音视频加工、机器人调试等实验性课程,这些课程不再满足于孤立的掌握一两个软件的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综合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以学业水平测试的方式作为终端的考核。

但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仍然是听课、上机、做练习,大部分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针对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针对某个软件进行反复的讯练,这种模式在促进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方面非常有效,但由于缺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环境,大部分学生除了善于应付一些测试试题外,并不能有效地将学习到的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技术课程因此也失去了其应有的特点。出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改善外,主要是由于教学环境的缺失而造成的。

现有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网络计算机教室,这样的环境适合课程中软件操作方面的教学。适合训练学生学习使用软件加工处理文档、网页、电子文档、数据等信息的能力。而更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验性课程,如:计算机硬件组装、网线制作、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互联网接入、网络服务配置、多媒体音视频采集加工、机器人组装调试等,由于缺失必要的教学环境,不得不更多地来讲操作,学生在学习中只能通过网页、图片、音视频等了解相关的知识,无法真正的通过动手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因而,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贴近现实的实验环境,将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乃至整个技术课程发展的关键。

二、信息技术实验室的研究与建设是课程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的实施,对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发生了重大改变,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增加了很多实验性的课程,这是新课程的亮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与实验是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重大变化,我们如果仍然坚守网络计算机教室进行纸上谈兵,那肯定是不符合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模块教学中可以做的部分实验(见表1)都需要硬件和环境的支持。

信息实验室的建设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的采集处理、网络硬件建设、信息共享、基本安装使用与调试等。让学生从基本的应用上来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搭建过程,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方向。与教材密切配合,在理论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

三、建立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可行性

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对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设置若干个工组站,对照现行教材的要求配置相关的信息化设备,最大限度达到创设环境促进学生在体验尝试中得到发展。以每班48人为例,每6人为一组,设置8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配置3台计算机,第一台为多媒体工作站预装indows XP系统,辅以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数字化媒体设备,主要用于承担多媒体选修模块的学习,此外在网络选修模块中,这台计算机还可以作为网络访问终端;第二台计算机预装indows 2003 Server系统,作为开放式可配置服务器,辅以安全网关、无线设备、交换机的网络设备,主要承担网络技术选修模块的学习,考虑到需要多次反复配置,建议采用虚拟机技术;第三台计算机为可拆卸计算机,供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建议采用学校现有的配置相对落后的旧机器。此外,根据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以模块的形式可以不断添加相应的设备,保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需要。

四、信息技术实验室的组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中需要做的技术实验,信息技术实验室可以由布线设备(夹线钳、测线仪、打线器)、多媒体设备(摄像机、数码相机、扫描仪、录音笔、打印机)、虚拟服务器设备(虚拟Web,FTP,VOD,文件共享和网络服务器软件应用)、网络设备(路由器、无线设备、防火墙)和一些耗材(网线、水晶头、模块、配线架),组合在一起,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从信息的组建、应用、采集、加工、等一系列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网络技术应用》模块学习为例,配备好的实验室可以做以下实验,见表2: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学生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强装备的研究,做实验教学的试验与探索,真正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让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6-8

[2]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坚持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