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时间:2022-09-10 05:25:33

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初中生源数量的下降,职业高中的生源素质不断降低,学生不仅数学水平普遍较差,而且还参差不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新形势下职业中学数学的教学进行初步探析,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 兴趣 情感教学 效果

表述一个数学内容,常常有直观易懂与抽象难懂之分。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抽象的概念,一般的规律,不易领会的数学思想,较难掌握的问题方法,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以提高语言表达的直观效果。教师应注意挖掘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进而将贴切生动的比喻、形象直观的语言自然地植入数学教学中,这将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变得鲜活,课堂充满生机。

一、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形式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不打乱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通过调查学生情况,综合考试成绩、平时的表现、智力因素等对全体学生进行合理化分层。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外辅导等各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区别对待,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课堂教学能达到人人参与,从而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分层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分层达到因材施教。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使三个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效应场,各类学生互相激励、启发,共同进步。

二、采取“暴露式”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知识型的教学模式上。在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和探究,没有能够将这一过程中丰富的思维训练因素挖掘出来,也没有将知识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方法加以暴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这一“活动过程”的教学中,应暴露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及方法的思考过程等,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和实践,由外部活动逐渐内化,完成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获取”过程,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暴露式”的数学教学的具体做法如下:在讲解概念时,首先暴露概念提出的背景,其次暴露其抽象、概括的过程,将浓缩了的知识进行了稀释,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吸收。在规律探索过程中,应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新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结论推导过程的教学中,注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每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既是旧知识的发展,又是新知识的基础。在方法思考过程的教学时,我们不能急于代替学生思考,把一些计算或解题的方法和盘地教给学生,而要在关键处启发,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思考的过程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学生不仅要勤于思考,而且还要善于思考。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克服了思维定势,激励了思维的创造性。他们通过广泛的联想,适当的引伸,大胆的猜想,探索化归的途径,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探索精神。

三、数学课堂的直观化

直观化的数学课堂,能够化深奥的数学问题为浅显,化抽象的数学问题为具体,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以及思维灵感的激发。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数学课堂的直观化?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育的初级阶段,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用图片、实物、教具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从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这是中学生认知心理的需要。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某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就能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形象的东西,在此过程中,学生把操作、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同时也能亲身体验求知的乐趣。例如,正方形的概念,它建立在矩形与菱形概念的基础之上,它的产生需要经过图形由静止到变化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直接看到图形的变化过程,对正方形概念的理解将是肤浅的。在讲授时,教师制作并演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一组对边是两根小木棒,另一组对边是两根松紧带),随着松紧带与小木棒的夹角以及松紧带长短的变化,平行四边形一会儿变成矩形,一会儿变成菱形,一会儿又变成正方形。这个演示过程象变魔术似的,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进入学习的意境,能非常顺利地归纳出正方形的概念。表述一个数学内容,常常有直观易懂与抽象难懂之分。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抽象的概念,一般的规律,不易领会的数学思想,较难掌握的问题方法,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以提高语言表达的直观效果。可见,教师应注意挖掘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提炼出数学模型,进而将贴切生动的比喻、形象直观的语言自然地植入其中,这将使得数学内容变得鲜活,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总之,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主干课程有其自身的难度,但也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学习方法。我们数学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总结和交流,不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上一篇:动中“寻”定 下一篇:提高职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