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也是个“套”

时间:2022-09-09 05:04:41

情感也是个“套”

银行卡骗人的事我防得紧。我本人就在银行工作,自恃自己是“业内人士”。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被骗了。套用小品演员范伟的话就是:“防不胜防啊”。

手机响。我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来电显示,是我一个要好的同学打来的。今年春节我还收到他用这个号码发来的拜年短信。

“喂,我是士文。”“我知道。”还不待士文说更多的话,我接过话茬。他在外地做生意,毕竟几年不见,我抱着手机,像是拉着士文的手不放。他说他在火车上,噪音大,说话费力,发信息给你吧。

事情很简单,他说他一朋友,要1000元钱,找到他,他不便,求助我,并随即发来卡号。

我不假思索地回“小意思,现在就办”。只是火车上当然“不便”。

他又回信息,要了我的卡号,说明天就将钱打在我卡上还我。我想,这也在理,虽说想客气,还是用短信发了过去。

放下电话,我便到ATM机上按指定的帐号将钱转出去了。

我一时为替朋友帮了个小忙而开心。

在好多个“明天”过去之后我开始觉察哪儿不对劲了。并不是怪“士文”不还钱,而是我感到自己好像被骗了。

果然,再拨电话过去,电话里提示“您拨的电话号码不存在”。

事实是“士文”并非士文。我实在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被骗了的。

憋的难受。那天我提及此事,有朋友帮我分析,可能是士文手机丢了或是被偷了,骗子在储藏的号码里找到了我的。骗子是戴着士文的面具在找我。这是骗子的高明之处。

朋友说这事他也遇到过:爱人逛商场,哪知银行卡和手机被偷。骗子立马打开手机,一看有“老公”在上面,便打电话。我一看电话便知是她。我还没开口,“老婆”说话了,“老公,我卡上的密码不记得了”。还嗲呢。我随口便报出了。结果可想而知,卡里存款被提个精光。

想起一件事:领导老朱那天慌张至极,因为她接到一个电话,说是远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出车祸了”,正在某医院抢救急需四万块钱,要打到某某帐户。银行工作人员一听便知遇骗。老朱不信,她还听到女儿的哭声呢。银行人员问你听的真切?老朱不语。银行人员问你是不是打不通女儿的电话?老朱不语。老朱说当时想也没想对方是谁,满脑子只是女儿的伤。

这倒是。就好比我想到的只是朋友,老公想到的只是老婆一样。

为什么类似的骗局屡屡发生。

骗子是谁,骗子是“朋友”,是“老婆”,是“女儿”。骗子是在利用友情、爱情和亲情行骗的。情感就是个“套”,我们一天也没曾钻出过这个“套”,我们也没想过要钻出套外,又哪里钻得出去呢?在人的情感世界里,谁会对友情、爱情、亲情有更多的怀疑呢?谁让你在情感里犯傻的呢?这是骗子的可恶之处,恰恰也是人类的可爱之处。

上一篇:淡漠喝彩 第7期 下一篇:没有不能打破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