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

时间:2022-09-09 05:03:40

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

摘要: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主要有自卑、自闭、过分自尊和轻度抑郁等。解决的策略有:以课堂为主渠道,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以疏导为前提,加强对贫困生思想工作;以关怀为根本,建立贫困生个人心理档案。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33-02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和帮扶,2010年,国家将助学金标准由年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2010年,国家以奖助学金的形式共奖励资助全国高校学生499万人次,国家财政共投入141亿元。其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达到113.84万人,贷款金额114.89亿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占当年全部贷款人数的70.8%[1]。这些资助和帮扶从物质层面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但对贫困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尚关注不够,甚至部分高校在对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由于操作失当,反而加重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主要是指贫困生因经济困难,心理上产生的巨大压力而造成的心理上的障碍。

1.自卑

自卑是贫困生所有心理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引发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家庭经济拮据,使贫困生在物质生活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常常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不自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家庭物质贫乏也阻碍了他们去拓展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知识单一,没有特长,使他们更加自卑。长期经受自卑心理的压抑和折磨,贫困生会变得越来越敏感,慢慢失去了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消极自卑使其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2.自闭

在物质贫乏和难以克服的自卑心理作用下,贫困生开始逃避他人,封闭自己,回避与其他同学交往,逃避集体活动,把自己完全与其他人隔离。虽然有被群体认同和在集体中找到归属的强烈愿望,但是,又害怕在交往过程中,被同学瞧不起,畏首畏尾,躲避退缩,使其他同学会感到贫困生不好相处。贫困生这种自卑和过分强烈的自尊加上自闭三者纠结在一起,慢慢地使其远离群体,而最终也会被群体所抛弃。

3.过分自尊

过分强烈的自尊使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贫困生在学习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使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考入大学。但是,这种自尊心很敏感,当通过努力进入大学,面对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其他同学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差距时,学习不再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贫困生会开始不断地否定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因不能及时调整,最终转变为自卑。同时,由于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与他人的差距,往往用过分强烈的自尊来掩盖内心的自卑,从而心理承力受愈加脆弱,一方面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真实的家庭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资助,看到其他同学得到资助,会产生心理失衡。

4.轻度抑郁

贫困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最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轻度抑郁,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缓慢,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常常失眠等。贫困生一旦出现抑郁,就会丧失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

1.身份的压力

贫困生来自经济困难家庭,必然承接其家庭背景的属性,而这种贫困生的身份会直接给其带来诸多压力。由于

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给贫困生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贫困生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助学金等来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动辄穿名牌服装,使用名牌手机、名牌电脑等奢侈消费品,这种巨大的反差给贫困生造成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刺激。由于物质条件贫乏,使贫困生在与同学的日常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很难找到心理归属感,与其他同学易产生隔阂,甚至自闭抑郁。

2..环境的不适

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尽快进行自我调整,适应新的环境。这对贫困生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多贫困生在入学前都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域或省份,社会结构单一,贫富差距不大,社会认知狭隘,因此,彼此之间差别不大。而地处城市环境的大学校园由不同地域、不同省份、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人构成,充满形形的文化和形态各异的群体。贫困生突然进入这样的环境,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完成角色转换,往往会逃避这种文化冲突,回避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逃避恰恰是贫困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开始。

3..价值的迷失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学习成绩是评价一个中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然而大学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素则更加多元,更强调综合素质,比如语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贫困生,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他们周围往往充斥着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和功利主义,而缺乏自尊与适应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一旦进入大学,这种强烈的反差与格格不入极易使贫困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导致心理上自我封闭,使其人际交往和沟通产生困难。大学校园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例如兴趣特长、工作能力、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都被纳入到一个多元的社会评价机制之中。原来因成绩优秀而备受关注的贫困生,在大学里很可能因为综合素质较差而不受重视。一夜之间,从中学师生瞩目的佼佼者,变成了成绩平平、不擅沟通、个人能力较差的”丑小鸭“,让贫困生无法接受,使其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策略

1.以课堂为主渠道,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如前所述,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贫困生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那么我们一定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贫困生调节心理压力,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首先,要教育全校每一名师生员工都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关心、关注贫困生群体,平等对待每一个贫困生,不在政策上、制度上歧视贫困生。比如,能否对贫困生拖欠学费宽容一点,积极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

其次,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测试和心理健康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治疗,提高其自强自立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2.以疏导为前提,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工作

学校党委、团委和学工部门以及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都要注重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工作,经常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以疏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排除不良心理障碍。要通过思想工作,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要让全校师生共同认识到,贫困生虽然由于家庭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使他们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及其他大学生,但是苦难使他们成熟,挫折使他们坚强,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其他大学生所不具备的。通过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坚定对自己的信心,鼓起对生活的勇气。

3.以关怀为根本,建立贫困生个人心理档案

随着高校扩招,进入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相关配套政策却稍有滞后,没有及时跟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使任课老师疲于应付超负荷的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贫困生,又羞于向老师请教,自暴自弃,最后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高校,作为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的辅导员老师,同样也面临学生人数太多,而无暇顾及到工作细节的问题。有的辅导员,一个人带了600多个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辅导员再有工作经验,再多工作热情,但限于精力有限,也只能抓重点工作、问题,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关注。因此,大学生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大学校园里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作为大学辅导员,就要准确全面地掌握贫困生的情况,通过日常的接触谈心,走访学生寝室、课堂,学生干部的观察和反馈,甚至通过与家长沟通交谈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背景、家庭困难、脾气秉性、心理特征、应激反应等方面的问题。依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老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给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并建立贫困生个人心理档案,便于辅导员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帮助。

参考文献:

[1]董亮.更多青年圆了大学梦[N].人民日报,2011-03-08.

[2]姜红仁.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桂世权.谈辩证认识贫困大学生心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J].教育评论,2008(3).

[5]李艳红,陈保平.自我效能感研究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6(3).

上一篇:“破窗理论”及其对防范国家教育考试舞弊的启... 下一篇: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