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银行参股村镇银行的现状研究

时间:2022-09-08 08:31:55

我国上市银行参股村镇银行的现状研究

摘 要: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构成,其快速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也得益于其服务农村的社区银行定位。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银行参股村镇银行的现状,认为村镇银行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村镇银行 上市银行 政策扶持 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94-02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搭建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在内的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且农村金融产品体系也在逐渐丰富。 截至2011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4.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8.8%,且涉农贷款余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2.2%。其中:农户贷款余额3.1万亿,同比增长19.1%;小企业贷款余额(含票据融资)10.8万亿,同比增长25.8%。已开业机构中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80%以上用于“三农”和小企业,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35.5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631.5亿元。而这部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只有0.9%。主要是因为这些机构为新设机构,其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新增贷款规模也相对较少,从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尤其是村镇银行这样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一、村镇银行的政策优势

2006年10月,一直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Muhammad Yunus教授以其在孟加拉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0年前他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孟加拉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格莱珉银行,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2006年12月20日,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在乡(镇)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放开准入资本范围,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以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总部原则上设在农村地区,也可以设在大中城市,但其具备贷款服务功能的营业网点只能设在县(市)或县(市)以下的乡(镇)和行政村;农村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新设立的机构,其金融服务必须能够覆盖机构所在地辖内的乡(镇)或行政村(李莉莉,2007)。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2011年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从机构数量上讲,村镇银行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比重为92%。

二、我国上市银行参股村镇银行的现状

从已参股村镇银行的上市银行来看,各家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平均注册资本均在2000万以上。其中最低的为中国农业银行的2230万,最高的为中信银行的2亿元,均远高于最低注册资本300万(县市级)、100万(乡镇级)。这种大规模化是与“授信额度与资本净额挂钩”这一政策息息相关的。在13家已参股村镇银行的上市银行中,平均出资比例最低的为北京银行的37.5%,最高的为中国银行的90%,均达到了20%持股比例的政策底线。且除北京银行外,其余各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出资比例均超过50%。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下面的分析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参股村镇银行为主。截至2011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设立村镇银行总共为35家,仅占全国的4.8%,当年新增20家,增速为233.3%。总体上看,201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参股设立村镇银行发展速度较快,但数量上总体滞后全国水平。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意愿较弱,仅分别成立了2家和5家,且成立时间多在2010年前,仅有一家成立于2011年12月,平均出资比例分别为73%和51%。中国建设银行为了适应银监会的要求,并契合其2008年底所提出的服务“三农”农村发展战略,在2010年之后开始加速发展村镇银行,截至2011年底共成立16家,平均出资比例为50%,并计划与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共同出资组建一家银行村镇银行总行,再由这家银行来发起设立200家村镇银行。中国银行从2011年起,与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旗下富登金融已合资筹设了18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平均出资比例为90%,且在中国已取得30~50张营业执照。目前已有100人在运作,长期人员配置目标为14000人,发展势头最为迅猛。

四大行有53.7%的村镇银行集中在东部,36.6%设立在中部,仅有约9.7%设立在西部。数量分别是22家,15家和4家。设立在东部的村镇银行高于西部的5倍左右;不仅如此,处于不同地域的村镇银行其所对应的平均注册资本是不同的。其中东部地区其平均的注册资本为14067.7万,中部为2867.5万,西部为3745万。东部地区村镇银行的平均注册资本也几乎为西部的5倍,差距相当明显。这意味着发起银行在设立村镇银行时在东部较发达地区投入了更多资源,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投入较少。具体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将制约所设立的村镇银行的盈利和发展。但这与监管部门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显然是相背离的。

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公布的2011年年报来看,三家银行参股的村镇银行存贷款余额均有所增长,但涨幅不一。建设银行参股的村镇银行存贷款额涨幅最大,存款从2009年末的1.66亿增长到2011年末的45.97亿,增长超过27.6倍,贷款从2009年末的1.34亿增长到2011年末的41.28亿,增长超过30.8倍,呈跨越式发展态势。农业银行参股的村镇银行受限于规模发展迟缓增长幅度有限,其存款仅从2010年末的3.72亿增加的2011年末的4.86亿,贷款由2010年末的2.62亿增长到2011年末的3.49亿,增幅均为30%左右。中国银行的中银富登在2011―2012年间发展迅速,从2011年3月第一家银行设立至年底已有8.8亿存款和4.6亿贷款。

从存贷比指标来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所参股的村镇银行的存贷比分别为52%,90%和72%,中国银行控制的较好,农业银行居中且符合银监对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比要求。建设银行存贷比较2010年末65%大幅增加,已突破75%的红线,这与建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在2011年大幅增加总资产有关。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定位和政策扶持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它是独立的企业法人。

不难发现,村镇银行与我国现有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有所不同,在营业目的、业务范围上村镇银行类似于合作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它主要是面向农村,为县域或镇域范围农户服务的金融机构,而村镇银行业务范围比农村信用合作社更窄,例如不能从事保险箱业务。从资金来源和内部管理上看,它与商业银行相类似。它们内部管理上都是按着《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进行运作,资金的主要源是吸收的存款和股东缴纳的股金。但是,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村镇银行的全部可用资金应当用于当地农村的建设上,在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由此可见,我们也不能把它定义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是专门为政府特定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服务的金融机构。因此村镇银行不属于政策性银行,有着商业银行的特点,在我国应当是属于一种新型银行,是一种服务农村的社区商业银行(郭素贞,2008)。

国家连续出台村镇银行扶持政策,扶持的力度也逐渐加大。

第一,存款准备金方面,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照当地农村信用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率比大型商业银行低6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规模小、涉农贷款比例高的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比大型商业银行低7个百分点。同时,认真落实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贷款比例考核激励政策,对经考核达标的机构,执行低于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5月12日,央行降低准备金率50个基点后,大型/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20%/16.5%。如此算来,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2%~14%之间,存在较高存款成本优势。第二,贷款呆账准备金方面,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呆账准备金税前扣除。第三,税收方面,对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金融保险业收入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第四,国家政策上还相继出台相关奖励措施,如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年末存贷比高于50%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村镇银行,按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

四、结论

尽管村镇银行在高速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辛本胜(2011)提出村镇银行面临着吸储难、结算难、存在离农倾向等问题,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信贷政策主要基调是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是加大储蓄向投资转化、力促资本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信贷结构调整就是主要的途径之一,借此确保稀缺的信贷资源投向实体经济部门。而小微企业和“三农”就是主要信贷投向,其能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助于资本的形成。在促进信贷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银监会也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的优惠政策,在鼓励商业银行参股村镇银行的同时也在鼓励“三农”贷款的投放。各家上市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我们有理由相信村镇银行将继续得益于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定位优势,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李莉莉.村镇银行促农村金融发展[J].银行家,2007(5),103-104.

2.邵爱春.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举措[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50-51.

3.郭素贞.关于村镇银行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8(6),75-77.

4.辛本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J].新金融,2011(5),37-41.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 广东东莞 523000)

(责编:若佳)

上一篇:资产评估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对做好物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