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08 07:54:33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国中小学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教育这门学科同以往的传统学科有着巨大的区别,它是集知识性和操作技能为一体的学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束缚,要将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应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近十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此谈以下几点认识。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1)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好奇心是理智感方面的一个重要心理品质。它能增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丰富想象,活跃思维。好奇心在人们很小的时候就已显著表现,好奇心强,求知欲则表现越明显,同时对事物就越有兴趣。

(2)教学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习与生活合二为一,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3)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大家都有一个同感,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非常迅速,同时由于学生家长信息素养的差距也造成了学生学习起点参差不齐,甚至有时就一个班学生而言信息素养也是差别巨大,这也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即要符合大多数学习需求,也要考虑少数学生的个别需求。

(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宗旨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信息的获得和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今的教学要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体现这些宗旨呢?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目前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创造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导师;学生才是发展变化着的主体,是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对象。这是一种让学生可以决定学什么、怎么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要求的。

(5)主题化教学。主题化教学是在相应的知识主题下,完成一个个主题带来的大量任务过程。主题化教学思想,教师确定某一主题,根据主题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最后将新知识融进各项任务中,通过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从而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主题化教学强调以任务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驱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这不正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吗?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要不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鱼”的作用是短暂的,有限的,而“渔”的技能却是长久的、无限的。

上一篇:谈谈创设情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