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节能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08 03:34:28

农村住宅节能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 A

能源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资源。但能源的储量却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源源不断地增加,我国的能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日常运转及建筑拆除等项目的能耗。其中比重最大(约占80%以上)的是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物(主要指住宅和公共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及建筑电器耗能。[1]建筑节能是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建设低能耗型建筑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建筑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具有存在范围广、数量大、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等特点。从国内外近30年对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目前专家学者一致赞同的最有效最具潜力的缓解能源紧张的方法就是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缓解资源压力,而且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积极的作用。住宅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量最大也是与人类活动最密切的建筑。作为目前最昂贵的商品,消费者在穷其半生积蓄购买这种消费品时不可能不考虑它的节能性能,因为不节能的住宅不仅将在使用过程中过度消耗居住者的金钱,还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住宅节能设计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直接带动节能墙体材料、门窗、节能制冷设备、节能照明设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推动建材、化学建材、建筑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因此,加强住宅建筑的节能是全社会可持续战略的首要方面。

二、农村住宅节能的潜力

我国共有13亿人口,其中超过60%的居住在农村。2011年,我国农村民用建筑面积达到240亿平方米,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60%。据统计,在农村建筑的能源消耗过程中,以煤炭、电能、石油和柴油、秸秆和薪柴等四种类型为主,其中以煤炭和电能最为普遍。能源利用特点为简单粗放、利用率低,不少地区农村里灶具热效率仅有10%左右。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6至2007年组织的大规模农村调研发现,农村生活能耗已达1.9亿吨标煤,占到中国建筑总能耗的37%。其中60%为煤、电等不可再生能源,40%为薪柴、秸秆等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明显增大。在这如此庞大的耗能中,北方农宅每年的供暖能耗就达到0.9亿吨标煤,占农村总能耗的45%,并且煤是供暖的主要燃料。

同时从我国农村现有的能源结构来看,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对清洁能源如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的利用率很低。这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农村建筑能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展现出了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巨大的潜力。

三、农村住宅节能的必要性

农宅建设有量大面广的特点,其节能设计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农村,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全国共有4.5万个集镇,380万个村庄,农村地区的住宅建筑面积为221亿,约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56%,并且以年平均6~7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2]。因此,把农宅的节能设计提上日程,实实在在地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有利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住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农宅的状况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降温,而现有农宅却很难到达适宜的舒适度。例如,现有农宅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缝隙大,通过围护结构损失的热量达到全部热损失的一半以上;农宅一般采用蜂窝炉、土炕等设备采暖,其热效率不高,冬季很多农宅的室内温度在10℃以下,挂霜结冰现象非常普遍。另外,新建的农宅也很少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其室内热环境情况和现有农宅相当,而农民为了取得更好的居住效果,便在家中安装空调、土暖气等设备,这样必然会消耗更多的能耗。因此,积极研究农村地区的居住特征,探索适宜当地居民生活的、低技高效的节能住宅,是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的必由之路。

四、结论

在我国每年新建的城镇住宅中,完全按照建筑节能要求设计的不足6%,农村住宅更少。即使执行了节能标准的住宅,其能耗与相同气候条件下的西欧可北美国家相比,单位建筑面积要多消耗50~100%的采暖能量,而且舒适性较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推广,在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真正实现农民居住得舒适,生活得安心,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Paul Oliver. Dwellings, the Vernacular House World Wide [M]. Phaeton Press Limited, New York, 2003

[2]Given,B.Man,ClimateandArchitecture[M].London:AppliedScience

Publishers, 2000

上一篇:姚吉庆:“找到内心追求的东西” 下一篇:外墙外保温工艺在防水工程节点方面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