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围生期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8 12:51:32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围生期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生期母婴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8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生期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8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手术产32例,无切口感染,阴道分娩6例。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巨大儿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例。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加强围生期监护与饮食控制治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46-02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病人,应加强围产期监护与饮食控制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05年4月~2006年11月共收治38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年龄23~39岁,平均29.5岁,孕周34+4~40+4,分娩孕周8分,4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2 治疗方法

控制血糖:38例糖尿病病人,13例单纯饮食控制,25例孕期在高危门诊检查随访进行控制饮食+药物治疗。病人入院时平均空腹血糖6.8 mmol/L,入院后给予三餐前正规胰岛素6、4、4 U治疗,并配合控制饮食,按每公斤体重125~146 kJ/计算每日需要的饮食总量分餐,碳水化合物占40%~50%,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30%~40%[2],原则是1/5、2/5、2/5[3],一般每日主食400~500 g,蛋白质100~150 g,脂肪150~200 g,10∶00 am左右喝营养汤,限制糖类动物脂肪的摄入。鼓励多吃新鲜蔬菜及含糖最低的水果,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产程中调整胰岛素用量和用法,停用皮下注射改成静脉用药,给予镇静,吸氧,左侧卧位,鼓励进食,增加监测血糖次数,6例阴道分娩者产程进展顺利。产后24 h内胰岛素用量减至原用量的半量。第2天用原用量的1/3。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以热情的态度对待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耐心讲解有关GDM的知识,纠正她们对GDM的错误认识,降低GDM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危害。同时,让家属多关心产妇,为其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1.3.2 饮食护理嘱病人补充钙剂和多食牛奶,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钙应以1 500 g/d为宜。其次,两餐之间选择一些含糖低的水果,如桔子、雪梨,一次吃半个。另外,睡前进食1次牛奶。

1.3.3 加强孕期胎儿监测GDM病人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所以应加强胎儿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突然胎动较频繁或减少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1.3.4 分娩期护理本组6例阴道分娩,进入分娩期后,由于子宫肌肉收缩活动,消耗大量糖原,加上产妇临产后进食少,易发生盗汗、头昏、心慌等低血糖症状。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并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时按每4 克糖加1 U胰岛素的比例。6例阴道分娩者总产程为7~12 h,新生儿Apgar评分>8分。GDM病人多合并巨大儿,本组中巨大儿发生率为15%,阴道分娩者1例,由于及时会阴侧切,注意保护会阴,未发生母婴产伤。本组中早产儿发生率为26%,我们在分娩前均予地塞米松10 mg静推,新生儿出生后予地塞米松2 mg从脐静脉注射,以促进肺成熟。胎盘娩出后,予催产素20 U静滴,并密切观察产后血压、血糖、血酮及宫缩情况,防止产后出血。38例GDM病人的产后出血量150~300 ml,无一例产后大出血。

1.3.5 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产后因血糖来源中断,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存在,不及时补充糖则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产后30 min内喂25%葡萄糖水10~30 ml并监测血糖。

1.3.6 特殊护理母婴同室,室温控制在24~26℃,相对温度保持55%~65%,空气消毒机每天消毒空气3次,每次2 h,控制陪护人员数量,每床限1人,每天晨间沐浴观察全身情况,并做新生儿抚触和冷肤护理。

1.3.7 出院指导产后40 d复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定期复查血糖,注意饮食结构合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2 结果

本组3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每天监测7个点血糖,使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 mmol/L。本组新生儿 Apgar评分均>8分,4例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天出现皮肤黄染,经新生儿科会诊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转新生儿科治疗,均痊愈后出院。

3 讨论

3.1 妊娠期糖尿病母体的影响

正常妊娠期母体的尿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受其内分泌调节的影响,而胎盘所分泌的激素如胎盘生乳素、孕酮、雌二醇等都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随着胎盘的形成,上述激素增加后相互之间的对抗作用也增加,同时妊娠期间皮质醇的分泌量增加也影响血糖,妊娠晚期催乳素的分泌量可增加到妊娠初期的5~10倍,从而影响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抵抗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血管狭窄,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增高可能是并发妊高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3.2 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因为母体的高血糖,使胎儿血糖相继升高,胎儿的胰腺自孕12周就开始分泌胰岛素,引起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并激活了氨基酸转移系统,促进蛋白质、脂肪合成及抑制脂解作用,形成巨大儿[4]。糖尿病孕妇红细胞氧释放量下降,还因并发妊高症,使子宫胎盘血流量降低影响胎儿血供,胎儿高胰岛素可使胎儿氧耗量增加等导致胎儿死亡率上升,出生后60 min,新生儿血糖迅速下降,但不能刺激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和增加儿茶酚胺的排出而引起新生儿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将导致新生儿死亡。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9-182.

[2]蓝俊芝.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结构及调整方案[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31-32.

[3]赵葆真,卢志军.糖尿病营养治疗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2,3:28.

[4]张继红.妊娠后期合并糖尿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3):1290.

(收稿日期:2007-09-12)

上一篇:护理美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中的应用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