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聋人继续教育初探

时间:2022-09-08 09:44:29

我国聋人继续教育初探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聋人继续教育的发展概况和现状,探讨了我国聋人继续教育的特征,即聋人继续教育的过程特征表现为特殊教育,聋人继续教育的目标特征表现为职业技术教育。随后对影响聋人认知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符合我国聋人继续教育规律的三个主要的教学基本原则,即形象性、引导性、实践性。

[关键词]聋人 继续教育 教学原则

[作者简介]杨树山(1967- ),男,黑龙江五常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特殊教育学。(天津 30014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76-01

聋人继续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现。聋人继续教育能够培养聋人的职业技能,充分发挥聋人的潜能,有利于提高聋人的整体素质,减轻聋人家庭的负担,解决残疾人就业的社会问题。聋人继续教育是目前我国聋人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一、我国聋人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聋人继续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研究,在办学特色和办学规模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由于聋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就业信息不畅,社会对聋人的歧视性及对其就业的消极态度等,使得聋人在就业中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影响聋人的公平就业,甚至使聋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聋人继续教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多年来,我国认真吸取国外聋人继续教育办学经验,结合自己国情和特殊教育发展状况,逐步建立了依靠已有教育资源办聋人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十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这―办学模式合理地解决了聋人继续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有效地借鉴和利用各地大学、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已有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加快了我国聋人继续教育的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多层次的聋人继续教育体系,让聋人能够接受不同水平和形式的教育及培训,使其形成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一是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将高等专业教育与聋人职业培训相结合,让聋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二是各地的普通中专、特教中专提供中等层次的聋人职业培训,这个层次面对的受教育聋人群体更加广泛。聋人教育对学历的要求一般较低,培训的形式相对灵活,适合在中小城市开展。培训体系承担了我国大部分聋人技能培训任务。在各个层次聋人继续教育体系中,都十分注重发挥聋人的身心优势,重视对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近年来,各地为聋人开设的继续教育的专业主要有服装设计、绘画、计算机技术、古建筑修复、平面设计、工艺美术、烹饪、玩具造型、电器维修等,聋人基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接受比较系统的专业训练后的聋人具备了一个或多个职业技能。

为使聋人继续教育健康、稳步地发展,近些年与聋人教育实践同步开展了有关研究工作,研究问题涉及聋人继续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学生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学科及专业特点、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聋人的学习心理及特征等方面。

二、聋人继续教育的教育特征

1.聋人继续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征。我国聋人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提高聋人自身能力为指导,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社会择业需求为目标。聋人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现出很鲜明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征。在具体教学安排上,始终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聋人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职业技能。课程内容侧重理论学习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及应用实践,增加课程设计、实验操作及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从学科或专业的角度提高聋人的职业能力。

2.聋人继续教育的特殊教育特征。由于对象的特殊性,聋人继续教育的教学过程采取特殊教育的思想和模式,使用特殊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表现出特殊的教育特征。聋人继续教育的课程和结构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一般会通过使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专用教室以及现代化的专业实验室辅助完成教学过程。根据聋人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学过程采用特殊教育中的形象化直观教学方式,即授课中利用一定数量的教具、实物以及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和信息交流中采用手语,并配以大量的投影及板书文字。聋人继续教育注重教育对象的适应性和教育的有效性。

三、我国聋人继续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教学的引导性原则。教学的引导性原则是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启发其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将所学的课程内容和自己感知的世界建立联系,从生活事物中找出案例或体会,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碰撞,使其在具象与抽象的不断联系和比较中获得知识。引导性原则既能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把握知识,又能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引导性教学原则的运用方式主要是开展课堂交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思考,从形象思维层面转到深层次的抽象思维层面,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教学引导性原则的应用,对教师及其教学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内容及体系,授课过程中注意课程体系具体内容的衔接,把握好从基本概念的提出到知识运用的连贯性。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述,对重点和难点问题化繁为简。教学设置上,各门课程内容之间要保持良好的连续性,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2.教学的形象性原则。教学的形象性原则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聋人形象思维较好的特点,扬长避短,提升学习效果。在具体应用中,形象性原则在实践课和理论课学习中的表现有所不同。形象性原则在实践课中表现为注重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如在服装设计实践课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及制作时,要使学生学会在搜集素材、艺术构思、服装制作等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围绕一定的主题表现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感情。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其大胆表现,从而提高专业学习、创作的兴趣,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创造力。形象性原则在理论课学习中表现为要注重形象思维辅助抽象思维的作用。在聋人继续教育的理论课教学中,各个环节注重形象性原则,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具、挂图和板书,让学生用自己的形象思维优势辅助抽象理论的学习。形象性教学原则应用,要逐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逐渐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形象性教学原则的应用,可以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疑难问题浅显化,这对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是将学生置于实物环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做,巩固和强化课程知识,用实践或实验环节的配合训练,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在聋人继续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在课程设置中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对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做到切割划分,将一部分可通过实践环节学习的内容由课堂教学移动到实践教学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加深了聋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增强了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是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在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运用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学生通过直接参加实践学习,训练了技巧,总结了经验,掌握了专业实践技能。在实践教学性原则中,要特别注意教学监控和反馈,包括实验课教学安排、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实验、实习课程的考核、教师管理等,还要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出勤、成绩等作为评价监控的参照指标,对各实践环节进行具体的指导、检查、督促和把关。

近年来,我国聋人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教育结构和模式正在完善,教育理论更加科学、系统,已经成为提高聋人教育层次的必要手段。继续教育为聋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保障,使其在更多的领域实现了平等参与,更好地融入了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启迪.本科院校如何办好高等技术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2]侯玉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05(9).

上一篇:河南省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下一篇:侦查学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