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探微

时间:2022-09-07 11:51:4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探微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怎样上好一堂真语文课呢?这是我市当前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本文笔者围绕教师备课时如何备得深、备得广?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得淋漓尽致?学生是否学得真实有效?这三个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备得深广教得淋漓学得真实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可,所支持,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近几年我市教育部门经常组织新课程培训,多次举行新课标语文教学活动。但是,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总存在一些困惑,新课程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怎样上好一堂真语文课呢?我教人教版九年级《谈读书》一课获得的体会就是备得深广、教得淋漓、学得真实。下面且听我详细谈谈。

一、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备得深、备得广

备课,这一环节无疑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充分地备课就谈不上好上课,更别说上好课了。教师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课下的精心准备为代价的。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备得深、备得广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文本。文本是备课和上课的依据,只有反复阅读才能让自己对其有体会有认识,便于选择参考资料。此外,对文本熟悉也便于在课堂上具体操作。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云言八方之前,首先应该是能对课文里的语句信口拈来,而不是捧着课本读出来。我备《谈读书》一课时,先反复诵读文本,把课文读准、读熟、读懂。这篇随笔语言生动、简练,警句迭出。为了避免学生突然提出的文句一时找不出来的尴尬,我授课前把课文背了下来。然后对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细心琢磨,让我不仅明白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当教师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一致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已成了作者的代言人时,教师才有可能选定和学生交流的话题,选定比较好的教法。

二熟悉教学用书。教学用书不仅为我们教师提供权威的教学资料,更重要的是每一课它都指出了教学目标和重点,这使我们的教学不至于全盘通杀。新课标的教材内容大增,可教学课时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也没必要面面俱到。我备《谈读书》一课时,通过查看教学用书,了解到此文是英国作家培根的著名随笔,文章短小精悍,但论述范围十分广,语言极其简练,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而且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我紧紧扣住教参的教学要求,抓住其提出的目标和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并设计出以下教学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再读课文,品析探究;(3)小结归纳,拓展延伸。这样既不至于被众多资料弄得头晕眼花,学生在学习时也学得少而精、少而透。

三备学生。教师要想在教学中达到期盼的效果,备课时就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基础;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我备课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年龄特点、语文素质、能力水平、班风纪律等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而适当的措施来组织教学。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我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四备自己。“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一个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教学用的语文专业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科知识的了解和涉猎。在学生的心中,语文教师应该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纵谈八方,能学贯中西。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使自己丰富起来,博大起来。如我备《谈读书》一课时,我把古往今来有关名人学者留下的读书名言用本子积累下来,并且作了点评。这样一旦有教学需要即可信手拈来,让知识服务于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赖和崇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可见,要想上好一堂真语文课,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抓住以上四点,把课备深、备广。

二、教师授课时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得淋漓

语文新大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学得乐,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

1.巧设导语,让学生“心动”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教师的这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导语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导语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切题,即导语设计必须从属教学内容,不能故弄玄虚;二是激趣,导语设计既要能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又能紧紧扣住学生的记忆力,唤起其浓烈的求知欲。如在上《谈读书》一课时,我采用引用及设疑导入法。我先以诗句导入课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接着我提出问题:“我们是伴着书一天天长大的,请大家告诉我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有哪些感悟?”学生在下面马上活跃起来了,你一句我一句,可谓热火朝天。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提出疑问,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非常有利。

2.反复诵读,让学生“口动”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对于诵读的重视,已是吾辈之不及。朗读是一种眼看、手到、脑思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增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而且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朗读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让学生主动地感知、探索、创造和积累,这与现行的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上《谈读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味比喻、排比等修辞的效果,感受作者的精辟见解。自从我利用反复诵读的方法上《谈读书》一课后,我明白了对于美文佳作,文质俱备的经典篇目,利用反复诵读来觉悟、顿思,远比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对话、讨论等等方式来的收获要多得多。并且诵读对陶冶学生情操、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绝妙之功效。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诵读。

3.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脑动”

探究是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合,学以致用,有利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所以为师者要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探究,更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变“喂食法”为“觅食法”。在上《谈读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标题进行探究,设置以下四个问题:课文围绕读书谈了什么?(感知内容)作者怎样谈读书?(理解写法)为什么谈读书?(体会感情)学习本文有何感悟?(感受评价)这四个探究性问题涵盖了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这堂课学生围绕这四个探究性问题开展积极讨论,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处于积极探索知识的学习状态中,既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说理方法,又培养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4.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得好,“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语文知识看似繁杂,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套路,将终身受益。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如上《谈读书》一课,教学生学习说理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时,我先找出一段话进行示范,教学生思考方法,让学生模仿。在与学生交流时,我耐心倾听,不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致力于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可见,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只有让学生好学,让学生想学,让学生会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学生只要在教师备得深广、教得淋漓的情况下,才能学得真实

检验学生是否学得真实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只要教师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这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桌面上多了几本名著,他们比以前更加热爱阅读课外书了,读书声也比以前大了。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做得比较好,基本能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这节课学生不但学到了读书的方法,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学会了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而且还养成了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可见,学生只要在教师备得深广、教得淋漓的情况下,才能学得真实。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有效地组织教学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理想的境界,让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去追求去创造吧!

上一篇:浅析生物新课程高考的得失 下一篇:新课程下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的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