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07 11:28:53

对高效课堂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高效课堂也就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详实的导学案,有效地预习,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展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关键词:课前;关键;课堂;展示;课后;升华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33-01

高效课堂也就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语文课堂能否高效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是关键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要从导学案入手。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文本。因此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注重学习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导学,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达标。语文导学案编写完毕发给学生,便成了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学生靠导学案的指引完成自学。

语文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可以通过设置悬念、适时鼓励、同桌竞争,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预习、学会预习、勤于预习。

教师既制定了详实的导学案,学生又进行了有效地预习,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二、课堂交流是展示

语文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首先,导语定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精心构思,巧妙设计的导语,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也能成就高效的课堂。

其次,营造气氛。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不是形成“一言堂”,就是学生所动甚微,课堂上平淡散乱,不能够激活学生潜藏的内部动力。我们常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让学生做“乐知者”教师就要营造气氛,制造悬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再次,巧妙设问。语文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精挑细选,避免随意性。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每一篇课文都会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这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到疑惑,产生探究的冲动。

最后,灵活点讲。语文高效课堂上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也不是机械地根据预设的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实际和学习能力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及时调控,灵活变通,恰当取舍。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教师真正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三、课后阅读是升华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显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就要扩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文章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并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不仅要“阅读书”还要“阅读事”。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阅读的基础上摘抄,写读后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整理读书笔记等,都是课外练笔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师只有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失时机地鼓励、引导、发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才能成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很多课内的问题在课外补偿中解决了,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出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并联系自己生活感受,阅读出新意,激发出灵感,直至产生付诸笔端的冲动,在知识海洋的熏陶中不断走向成熟。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新课改的牵引与推动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益,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反思与探索。

上一篇: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如何为专业课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