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语言能力应注重“三性”

时间:2022-09-07 09:11:00

培养数学语言能力应注重“三性”

【关键词】培养 数学语言 “三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8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可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使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成了一大难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抽象生活语言,培养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相比,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进行区分,找出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平时的生活语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抽象为数学语言。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对于“有20个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苹果?”这个生活化的问题,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学生通过分、摆、画等具体的活动进行解决,学生经过训练也能够掌握平均分的意义。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停留在“操作”上,他们的学习就没有数学思维上的提升,也就没有质的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这个具体的生活化情境中通过“分一分”的方式得知:把20个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4个苹果。接着,进行第一次抽象:把“20个苹果”用圆圈来代替进行圈一圈,来体现分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实物或者图形进行数学语言的抽象:把“有20个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苹果?”抽象为:“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把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内涵的理解更深刻。

二、开展数学阅读,培养数学语言的“严密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不能系统地进行表达与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数学语言,体验数学语言,从而提高对数学语言的感受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本质内涵,在引导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探索以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以下导读提纲进行数学阅读:

1.找。找一找“分数的基本性质”中你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圈起来。

2.比。你圈出来的关键词能不能用别的词换一换?

3.说。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堂上,学生在以上导读提纲的引导下,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深入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圈出了“同时”、有的同学圈出了“相同”、有的同学圈出了“乘以或除以”。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把“同时”换为“一起”、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把“相同”换为“一样”……这样,他们在有序阅读的过程中正确地把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本质内涵,同时,也培养了数学语言的严密性。

三、重视数学操作,培养数学语言的“条理性”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数学”,让学生在数学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操作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动手,而且需要学生动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操作,并进行有条理地表述,从而培养数学语言的“条理性”。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以下数学操作活动:

1.看一看。多媒体给学生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三个图形。它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涂一涂。选择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一张,先折一折,再涂一涂,涂出其中的二分之一。

3.说一说。结合自己刚才涂二分之一的过程,说一说操作的过程,并重点表达是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几分之几?

这样,学生在看一看、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把整个数学操作活动与数学语言联系在一起,把在数学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内化为数学思维活动,并通过有条理性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有效地培养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抽象数学语言、开展数学阅读、进行数学操作,来培养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条理性。(责编 罗永模)

上一篇:计算教学应注重算理指导 下一篇: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