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之我见

时间:2022-09-07 08:23:48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之我见

摘 要:学习能力,是一种适应一定学习活动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学习能力 教育教学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经过辛辛苦苦的准备,采用了新的办法,开始时,学生兴高采烈,但是不久,新鲜感消失了,学生的热情也迅速地减退了。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钻研,仔细揣度,多方研讨,挖掘知识魅力,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去探求、去掌握。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始终贯穿这样的教学思想。如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读书的效果会更好。日积月累,学生就掌握了一定量的学习方法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为我所用。另外,教师更要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过程达到最优化,即创新学习,这是能否学会学习的关键所在。经过长期的训练,选择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将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因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应当指导学生逐步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动脑,善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行为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学生一旦将这些行为习惯融合在自己身上,其作用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因为习惯是生活中长期形成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训练。就像一位名师所说的那样,“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那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符合习惯形成的规律的。在英语学习中,模仿的习惯,大胆开口的习惯,用英语交际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

古人说:“身教重于言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言行习惯、思想品德乃至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教师的影响。也正因如此,学生的许多坏毛病、坏习惯有可能就是受教师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上马虎、言行上随便、管理上松懈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不能忽视自己的表率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着尤为重要的表率作用,除了一名普通意义上的教师所起的表率作用之外,英语教师在诸如语音、语调、语速、重读、连读、爆破等教学内容上的表率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英语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英语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展示中交流、互动、焕发活力,如开展童话表演、故事演讲、资料交流等等各种活动。活动中,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实现开放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在新世纪,教育成为人的终身需求,学习能力也成为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重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韩燕燕,董启明.完善教师素质,促进社区学院发展[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贾贯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 下一篇:提高生物复习课效率要注意“六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