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养老保险欠费忧思

时间:2022-09-07 04:28:48

企业养老保险欠费忧思

436亿元欠费

远在青海省湟源县的湟源海湖水泥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不知名的县级地方企业,但是近日来,它却声名远播。

声名来自一则报道。报道称,这家企业近年来拖欠职工养老保险金高达240余万元,连职工个人缴纳的90多万元养老保险金也被厂方挪用。与此同时,正是这家“亏损”企业,连续几年竟有16名中层以上领导公款外出“考察”。

湟源海湖水泥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国有企业,原名为湟源县水泥厂,去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更为现名,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是湟源县的支柱企业,现有职工418人。

据记者在湟源县社保局查证,该企业从1992年开始拖欠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金,累计72个月,欠费总额达247.7万元。其中,单位挪用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近93万元,也就是说,厂方每月扣除6%的工资,本应作为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但这笔钱没有交给县社保局,而是被挪作他用。同时,职工向厂方缴纳的每人约3500元的人身保险金和风险抵押金,也已“不知去向”。职工们曾多次要求厂方解决此事,但总是不了了之。

据职工们反映,湟源水泥厂以前效益不好,无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尚有情可原,但从2000年以来,厂里的效益越来越好。据悉,去年水泥厂盈利2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生产的12万吨水泥已销售一空,但拖欠养老保险费一如既往,越欠越多。一方面单位声称拿不出钱来交社保,另一方面十几位厂领导却轮流用公款出国“考察”。

职工们曾就此事多次与水泥厂负责人理论,湟源县社保局也经常督促湟源海湖水泥有限公司补缴欠费,并于去年底与该公司签订了还款协议,要求该公司分三年缴清历年欠费。但到现在,该公司不但没有补缴,老账之上又添新账,今年前九个月的养老保险费又拖欠了下来。

厂里长年欠缴养老保险费,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全厂400多名职工。据湟源县社保局负责人介绍,由于企业长期拖欠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障机构就无法往职工个人账户上划账,职工退休后难以全额领到养老金,间接造成了职工办理退休手续难的情况。

《财经》致电西宁市人民政府获悉,政府正就此事进行认真追查、严肃处理。

尽管类似的养老金恶性欠缴事件并不多见,但是企业欠缴职工养老金的现象却已愈演愈烈。《财经》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截至2003年6月,全国企业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36亿元,相当于2002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15%,欠费企业达到30万户,欠费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0多家。

执法不力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中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以后经过了几次修改。1997年,国务院决定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按照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按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比例在税前提取,由企业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

由此,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成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1998年以来,全国企业及个人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8602亿元,政府向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9646亿元,3000多万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企业不为职工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将直接影响到职工未来的待遇享受。根据中国现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记载金额,是个人退休时领取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依据。企业只有按时足额缴纳和代扣代缴职工的养老保险费,本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录才会完整,职工合法的社会保险权益才能够得到保障。否则社会保障机构将停止向职工个人账户记账。

企业与职工共同构建的养老保险网,理应为职工的老年生活撑起一片蓝天,但是目前,由于欠费现象严重,不少企业员工的未来并没有得到保障。针对此问题,1999年,国务院以259号令的形式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对如何处理欠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如:“对欠费企业按照法律程序从欠费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该《条例》还有更为严厉的规定,即对拒不接受处罚规定的企业,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可是在现实中,由于《条例》仅属于法规层面,立法层次低,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欠费企业并无实际的约束作用。

除了《条例》,国家颁布的《劳动法》也对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做出了“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的规定。但对于长期拖欠、拒不缴费的企业来说,这样的处罚也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有些企业为了少缴费,往往瞒报职工工资总额,甚至一些有声誉的大企业,也想方设法不交甚至克扣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

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收回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有缴费能力而不按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提请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予批准企业上市;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部门将国有企业缴费情况纳入企业领导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依法缴费的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除不能晋级、评选先进和获得年终奖金外,拖欠当年还要给予警告,次年仍拒不缴纳的,给予撤职处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准其独资、参股设立新企业,不予核准设立分支机构及增加经营范围。

难题谁解?

2002年1月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媒体公布了33家欠费千万元以上企业名单。2003年7月,又对16家有缴费能力而近几年又没有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补缴的企业进行媒体曝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向《财经》介绍,欠费企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种是濒于破产的企业;第二种是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但未被核销的企业;第三种企业自诩在历史上曾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如今把为职工缴纳养老金看做额外负担,找各种借口拖欠;第四种即恶意欠费的企业,比如青海湟源县水泥厂。但“在众多欠费企业中,还是真困难的企业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黑名单”上,大同市煤气总公司赫然在目,它被社保部屡次追交养老金。但该公司对欠费有一套完整的说辞。其中,最大的挡箭牌是,自身是公益性企业,因而造成了“政策性亏损”。该公司声称,由于生产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如自2001年以来,煤炭价格从最初的64元/吨最高时涨到170元/吨,使公司资金周转陷入极度困境,实难挤出资金补缴职工养老保险金。

大同煤气总公司还描绘了一幅补缴欠费可能带来的可怕图景:“我公司担负着大同市15.3万煤气用户的供气任务,如限期强行补缴欠费,势必停发职工工资,甚至停产,则无法确保全市正常供气。”

对此,山西省大同市社会保险经办所吴主任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说,大同市煤气公司确实资金窘迫。11月勉力补交了100万元养老保险,12月,把机关干部的工资停发了一个月,方才再补上100万元。而大同市财政也非常困难,难以给予企业更多的资助。

现实的泥潭之中,养老保险的难题如何挣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李绍光教授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对于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企业,最终可能还是要靠财政来承担。如若不然,企业的欠费会越来越多,债务也会越滚越大。――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然而,到底是由中央政府还是由地方财政来承担呢?由于历史债务难以说清,这肯定会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一场博弈和谈判。从国有资产中划拨出一块来充实社保基金是不失为突破的出口,而且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认可了这一思路,问题在于能否尽快实施。

至于那些恶意欠缴的企业,李绍光认为,最重要的是让职工认识到,个人账户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权利,每个职工都有权利监督企业是否为自己足额缴纳了养老保险,政府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育职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使企业的运作尽可能透明公开,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使职工、工会、企业、社保部门有可能坐在一起谈判。

上一篇:加强公民房产权法律保护刻不容缓 下一篇:拆迁评估: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