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模式:文本解读的重要方略

时间:2022-09-07 04:24:09

阅读模式:文本解读的重要方略

阅读模式是文本解读系统结构中的方略因素,阅读主体只有运用合适的阅读模式,才能提高文本解读的效果。对于阅读模式的认知与研究,学术界经历了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起初人们关注的重点是阅读的对象――文本,拉伯格(E.H.Lenneberg)、萨姆尔(S.T.Samuels)、高夫(D.B.Gough)先后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与70年代年代初提出――

以语言单位为中心的“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

“自下而上”模式认为阅读是一个从低级的单词解码(decoding)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从左到右对阅读材料中的字母、单词、短语、句子和更大语言单位的详细而精确的辨认,最后得出文本的整体意义的过程。阅读主体首先应该从下层最小语言单位字母或文字开始逐步识别字母、文字或词语,然后按语法规则理解句子,最后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联系起来构成语篇层次上的理解。这个模式把阅读看成一个从字词到句子再到语篇的有序的解读过程:当一个人阅读时,其眼睛看到文字符号,其大脑将符号转换成意义储存起来;当需要信息时,再取出使用。因此,这种阅读方式也称为“文本作用”(text-based),或“外界作用”(outside-in),即理解来自文本,来自读者头脑以外的、新的信息的作用。这种“自下而上”模式以语言单位为中心,注重在文本低层次的阅读过程中认知语言本身的结构,也称为信息加工模式。

高夫在1986年对“自下而上”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阐述,将阅读过程分解为肖像表征、字母辨认、词义了解和句子中词的加工等几个从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自下而上的过程。认为阅读理解过程就是从字词的解码到获取意义的过程,即从看到文字符号的那一刻起,直到理解文本的意义为止的整个过程。他将文本解读的心理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肖像表征。眼睛扫描书写的文字,在头脑中形成字母特征(如线、边、棱、角)的短暂表征。肖像表征的充分形成需要100毫秒左右的时间,能够被随后的刺激模型抹掉或掩蔽。

(2)字母辨认。肖像表征中的直线、曲线、角等被作为字母来辨认。从肖像表征中识别出字母的速度非常快。即使是彼此没有联系的字母,都能以每个10毫秒-20毫秒的速度,从肖像表征中被辨认出来。

(3)词义了解。即根据字母的组合,在心理词典中找到词的意义。

(4)句子中词的加工。即从左到右连续的各个单词,并联词成句,理解整个句子。如果该词有多种意义,则由句子语境决定采取某种意义。

(5)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存在一种“默林”(Merlin)机制,试图揭示材料的深层结构。如果默林成功,那么就达到了对阅读材料的一种语义解释,这时对阅读材料的语义解释就会被放置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无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语义解释,则有可能要求继续进行注视、回视与重新扫描,从而花费更多的加工时间。

“自下而上”模式引进到我国之后,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如阅读教学常常是从词到句,再从句到段,通过分析综合句与句的联系,最后理解篇章内容。

但是,随着进一步研究,一些学者发现这种模式不能解释两种现象:一种是有些学生在阅读没有生词和难句的文章时,却不能理解或错误地理解作者的意思;另一种是有些文章虽然有生词,句子结构复杂,但却很容易理解。比如,一个中国球迷阅读英文的近期赛事报道,即使有很多生词不认识,对比赛情况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而一个对某项运动(如高尔夫)一无所知的读者,即使认识所有的词也会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显然,人们有理由认为,严格的“自下而上”阅读不能全面地解释阅读主体是如何理解文字的;而且单纯的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文章,会影响阅读效率。加涅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阅读时喜欢逐字逐句地读书,而这种步步为营的“零碎加工”不能有效地摄取和组织信息,反而会造成文本解读的困难。

在“自下而上”模式中,任何低一级的信息输入都要转换到高一级水平,在高一级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加工,高、低层次信息之间的加工缺乏相互影响。因而在这种模式中,信息的传递只有一个方向,高阶段加工的信息不可能影响低阶段的信息加工。实际上,阅读主体心理所加工的信息,不仅仅是来自他对阅读材料的感觉信息,而且还包括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的非感觉信息。所以,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中叶,史密斯(F.Smith)、哈德逊(T.Hudson)、古德曼(Goodman)等人先后提出――

以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模式 (Top-down model)

“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主体不必使用文本中的全部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不同意由阅读材料本身决定内容,主张从高层次信息出发,根据阅读主体头脑中先前存入的知识,从阅读材料的文字符号中有选择地捕捉最重要的语言线索,并在阅读过程中一边猜测、推断,一边验证、修改,以达到正确理解。这一方式也称为“知识作用”(knowledge-based)或“内部作用”(inside-out),即理解并不完全来自文本,主要来自阅读主体大脑中的知识与经验。

古德曼认为阅读是一个预测下一步信息并作确认或否定的过程,它强调高层次过程对低层次过程的绝对统领。阅读主体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的视觉信息主动进行选择、体验、预测、验证并确认。古德曼发现学生在边读边理解时,偶尔会读出与原文文字有别的读音,如把“制服”读成“校服”。他解释这种现象并非学生视觉扫描出错,而是学生运用心智去理解笔画文字的结果。即学生在阅读时运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并根据读物的部分文字材料,对所要读的内容作出预测,然后通过阅读来证实自己的预想或期待是否正确。所以,古德曼有一句名言:“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的游戏”,它包括了思想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阅读过程存在两条视线:眼的视线和心的视线。低级水平的学生一定要看到全部文字才知道阅读材料讲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心的视线落后于眼的视线;较高水平的学生则是看了一部分文字便开始预测下面的文字,后续文字的阅读不过是对自己预测的证明或否定,在这种水平的阅读中,心的视线已经领先于眼的视线。有效的阅读并非精确的知觉与辨认所有的文字成分的结果。为了具体说明阅读的过程,古德曼提出了阅读过程的步骤:

(1)从左到右对文字符号进行扫描,并一行行地阅读下去。

(2)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进行注视,这一部分的文字符号处于注视的中心,其余部分则处于视觉边缘。

(3)开始进行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受到读者先前选择的限制,并且还受到读者的语言知识、认知方式以及所学会的阅读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4)通过选择得来的线索和其他预期的线索共同形成一种知觉的表象。这种知觉表象,部分来自读者所看到的东西,而另外一些则来自读者的预期。

(5)同时,读者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找那些有关句法的、语义的和语音的线索。这就有可能导致去选择更多的文字和线索,同时重新形成的那种知觉表象。

(6)读者作出与文字符号的线索一致的猜测或者作出一种暂时的选择。而语义的分析则导致了一种尽可能的部分译码;在继续阅读中由此获得的意义也暂时保存在短时记忆里。

(7)若获得的线索还不能用来进行任何猜测,读者将检查他的知觉输入,而且再次进行尝试性猜测。如果此时猜测仍无可能,他将进一步阅读并聚集更多的文字线索。

(8)如果读者能够作出选择,那么他就要检查这种选择在上下文中,在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可接受性。

(9)如果这种暂时的选择在句法或语义上是不可接受的,那么他就会返回去重新进行扫描,直到在某处发现这种不一致为止。如果这种不一致被发现了,他就会在这个地方详细阅读;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他就会寻找另外的一些线索去解决这种异常的情况。如果这种选择是可以接受的,那么译码的过程就继续扩展,所获得的意义也被先前获得的意义所吸收和同化。同时形成对下面的内容的预期,于是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上述步骤可以表示为“取样预期检验证实”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种模式在西方阅读教学中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它强调过去经验和理解的作用,认为阅读过程只需要很少的关于文字方面的线索,因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低级加工水平的重要性,轻视认字能力,认为若有不认识的字,学生可以通过经验的运作来填补理解上的漏洞。这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形成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用绝对的“自上而下”模式来解释文本解读过程也是有局限性的。阅读过程的复杂心理活动,决定了阅读认知不可能只是类似“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一种单线运动。所以,1977年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提出――

以双向交叉为特点的“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approach)

“相互作用”模式认为阅读的本质既不是“自上而下”的,也不是“自下而上”的,阅读活动是同时使用所有这些感觉知识和非感觉知识的结果。阅读理解既受到阅读材料的制约,又取决于读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所采用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一个包括文字、词汇、句法和语义综合一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其关键是阅读主体的认知加工,其特征是不断交叉地双向并进。这种双向并进一旦出现停滞或被单向独进取代,主体的文本解读就会受到阻碍;只有当“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过程有机地互相协调并综合运用,认知的语言信息与其先验知识及其预期相吻合,阅读主体才能领悟句意,达到对阅读客体――文本的真正理解。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有四个储存库,即表音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句法知识和语义学知识。主体在阅读时,一方面不断地搜索外界输入的信息,依次经过表音法、词法、句法、语义的加工,最终达到文本解读。另一方面,信息处理也沿相反的方向运行,最先用语义学知识进行验证,然后依次用句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和表音法知识进行分析,并对先前的假设予以肯定或否定。“相互作用”模式认为阅读中的认知加工是从高、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在感觉信息匮乏时,人们必须借助大脑储存库中的背景知识对刺激做出解释,这时的阅读过程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反之,则以“自下而上”的加工为主。“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保证读者能发现新的以及与自己假设不同的信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帮助读者消除歧义并在可能的意义方面作出选择。

一般情况下,阅读主体先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激活智能去预测及推想,其阅读目的与期望会影响对阅读材料的选择;而当主体注视文字时,则又转入“自下而上”方式以激活合适的智能去对应输入的信息。也就是说,首先文本激发阅读主体运用他的解码策略,然后随着他对词语加工的展开,又不时地运用他所具有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去接受或拒绝相关涵义的假设。

总之,阅读主体带到阅读中来的知识和文本中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都是同等重要的,阅读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加工应有机结合起来,阅读主体正是运用解码和语言技能以及他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去获得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的。“相互作用”模式虽然可以较有效地解决大量的阅读问题,但是它把客体和主体当时的情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给割裂了,也存在明显的机械性和局限性。针对“相互作用”的模式的不足,上世纪80年代中叶罗森布拉特(Rosenblat,1985)和鲁代宁(Ruddell,1987)提出――

以全面综合为特点的“交易式”模式(Interactive model)

罗森布拉特认为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不再是物体,而是产生阅读理解的潜在力量。阅读主体不是单纯追求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作者的意思。由于阅读主体的知识经验不同,在阅读时的情绪和环境不同,因此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而鲁代宁则进一步认为,阅读是读者环境(语境、文章与教学特征)、知识的利用与控制(情感、认知、元认知状态及文章表征)、描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编码、语言及社会知识的图式与应用程序)、读者产品(理解、字词识别、口语输出、书面输出、情感认知及元认识状态的改变、新知识)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协调过程。

尽管“交易式”阅读模式在国际上影响不大,但有些观点是具有深刻的阅读意义与重要的研究价值的。比如其基本观点与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有不少相同之处。但是,“交易式”阅读模式也过于“全面化”,让人难以抓住重点。

上述四种阅读模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即便它们是人们几十年渐次深入地研发出来的,但是,也未必后者就优于前者。“自下而上”模式反映了早期的信息加工线性模式对文本解读的影响,似乎“幼稚”一些,似乎为后来的“自上而下”模式所取代。然而,这种模式很适合初级读者在阅读时取用,也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深奥文本时取用。我国低年级儿童开始学习阅读基本采用这种模式。小学生的阅读活动始于最小的单位文字,然后由文字组合成词,再组合成句子,再组合成语段,进而理解整个文本,如此以“自下而上”方式为主是可行的。一些高中生阅读缺乏背景知识的文本(如陌生的科技文、深奥的文言文),也可以从字词的解码开始一直到获取整个文本的意义。

“自上而下”模式最明显的缺陷是夸大了阅读主体凭借知识、经验理解文本的作用,低估了文本信息的促进主体阅读理解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很适合高级读者,也很适合一般读者对浅显文本进行快速阅读时取用。要知道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而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得多。若以“自上而下”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中学生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是非常有效的。这一模式的阅读设计主要有如下三点:1.引入题材,以认识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2.进行速读,采用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3.检测理解,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总之,阅读主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不同的主体特点选用适当的阅读模式。可以说,选用适当的阅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方略,因为“适合的才是好的”。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读一篇文章,开始若对阅读材料不了解,自然应该采用“自下而上”模式,而读到后面比较理解了,就可以较多地采用“自上而下”模式。如果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比较熟悉,自然应该较多地采用“自上而下”模式,而读物难度较大,比如生疏的文言文、科技文,则应该较多地采用“自下而上”模式。当然,更多时候应采用“相互作用”模式以及“交易式”阅读模式。

[作者通联:江苏邗江中学]

上一篇:无一爱字,字字含情 下一篇: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