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风景的异彩情态之美

时间:2022-09-07 02:48:00

油画风景的异彩情态之美

【内容摘要】作者的风景油画创作围绕着浪漫情态与写意情怀而展开,其在学习研究风景油画技法的同时,选择以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莫尔斯堡,俄罗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等地为写生创作基地,因艺术的感受采用不同画法而各呈特色,以现实主义油画表现手法来赞美自然界鬼斧神工的魅力;以意象的油画表现方式研究画面的色彩构成效果;以写意技法的色彩互补与艺术直觉来描绘风景。其写实、意象、写意画法,都是为了表达风景油画中的浪漫情境与写意情态。

【关键词】写实 意象 表现 情愫

一、用写实油画效果描绘自然界的浪漫情愫

以写实手法来描绘山川原野,感悟大自然所赐予的风景色彩魅力、浪漫情愫。

(一)对油画风景画面景致构成关系的研究

《丽日和风》取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珠海,景致构成关系是感怀容闳为“西学东渐”所做的贡献。作品全部采用油画刀调色,以写实的油画语言刻画故事。画面中秋水无痕,流逝的岁月寄托着浪漫情愫,曾经的参天大树凝视着百年前的大浪淘沙,遥远回声给人以遐想。油画作品《金黄色的秋天》取材于坐落在德国德累斯顿南郊易北河北岸的皮尔尼兹宫,是奥古斯特王朝所建的充满东方情调的夏宫。皇宫花园种满稀有树木,绵延的易北河谷是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河两岸的美景水融,秋天的阳光不时穿透云层、树梢射进丛林,空气散发出金秋的芳馨。面对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致,笔者眼前浮现出风景画大师的作品,“由于康斯坦布尔的缘故,那些沐浴在千变万化天光下的大自然、田野、溪流、树林及河岸等平凡景致,使得我们不仅欣赏他的画作,更懂得喜爱大自然本身。”① 对油画风景中画面景致构成,康斯坦布尔“看出了大自然中未被前人注意到的东西,经由绘画将其传达出来,他不但丰富了风景绘画,也扩展了人们欣赏自然风景的眼界”②。

(二)对油画风景色彩关系层次区别的研究

笔者作品以位于德累斯顿北面莫尔斯堡的景区为课题而展开。笔者创作油画《莫尔斯堡的回忆》首先是因当年沉浸在大自然色彩层次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里;其次,面对堪称欧洲最美的水上宫殿之一的环境与施洛斯泰希池塘的静谧,唤起了创作主题性风景画的欲望;再次,此地为凯特·柯勒惠支和桥社画家的写生处,他们对艺术的理解给笔者以启迪。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联想与回忆,潮湿中轻雾弥漫使得风景色彩层次区别、秀美如画,由此,笔者领悟到风景中油画色彩层次区别,探索到其在风景画里的特性。而《通往德累斯顿乌特家的小路》油画创作源于在德累斯顿采风期间,笔者到德国朋友乌特家做客,在通往德累斯顿乌特家的小路上,看到秋树枝叶纵横交叉,感受到景色中弥漫着色彩层次感的温馨。联想到乌特家人的热情,笔者触景生情。这充分说明具有浪漫情怀的写实风景画,其色彩层次间的区别一方面需要对油画色调关系层次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需要创作者对现实世界融入与感悟。

(三)研究画面层次的构成并形成呼应关系

油画《早春二月》和《寂静的池塘》两幅作品都是取材于德国萨克森州,那里有原始丛林与莫尔斯堡景区。从采风中获得灵感要素,再“移花接木”地来创作。笔者联想到陶渊明归隐、寄情田园,淡泊名利,固守寒庐的原因。如此超凡脱俗的人生哲理与当时浔阳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诗歌风格中的柔、淡、远,也正是笔者在风景画中的追求。康斯坦布尔当年也在家乡景区中发现诗情画意之美,并陶醉在英格兰萨福克的田园中。从康斯坦布尔到希施金创作风景画并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是要从许多景致的层次“要素”来构成,正像吴冠中先生所讲:“我恍然大悟:是速度改变了空间,不同方位和地点的雪山、飞瀑、高树、野花等等被速度搬动,在我的错觉中构成异常的景象。从此,我经常运用这移花接木与移山倒海的组织法创作画面。”③让画面层次形成相互关联的呼应关系,从而使风景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二、用意象油画来描绘风景中的色彩构成与形态

为表达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所产生的迷人魅力,抒发从风景中所感悟的色彩构成与形态,笔者时常采用意象油画技法来画风景。画法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艺术美感,这些技法是受弗拉基米尔画派的尤金、布里托夫、戈库林、莫多罗夫、鲁金、廖文与瓦滕夫作品的影响。

笔者于1996年到欧洲考察采风,所见环境与“弗拉基米尔画派”有许多天人合一之感。2005、2006年,笔者到俄罗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地区进行实地与原作比较研究,这影响了笔者风景画取向,尤其是在“平面叠加”的互为成象的表现技法上。在不断学习、领悟、研究、创作中,笔者在2002年至2013年的在几十次个展中推出在表现技法上色彩饱和、明亮、油彩“平面叠加”、色彩互补、点线面构成互为意象的《晴朗的易北河》《莫斯科金环秋色》等系列作品。作为画风专项研究,笔者选择“易北河”和“莫斯科金环”来展开创作,力图“寻求一种只要凝视着就能给人以快乐的色调结合,像和谐的音乐使听众心旷神怡一样的效果”④。

在描绘欧洲风情时,古朴纯净的乡村山水散发着特色,让笔者产生联想。这些想象围绕老家的房屋、附近的天主教堂、欧式老建筑留下的印记展开,那遥远的钟声、层峦叠翠的庐山、山水对映的宁静湖面浮现在眼前。在创作“乡村山水风情”系列时,童趣的运笔图色激发出对无拘无束大自然的向往。油画《施泰恩小镇》《博纳湖畔》中浓浓的意象画面把人带入遥远的田园景致。这一系列作品是受到瓦滕夫作品的影响而产生的,也是笔者针对风景画 “层峦叠翠”与“山水对映”的宁静画面所提出的研究课题。显然,这类课题的提出为油画风景画体系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也是对风景画中色彩构成与形态进行比较、学习研究的深入。

“天地云气”是风景画诗情画意形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用“天地云气”为画面课题研究,作品以油画“德累斯顿”系列展开。作品《回望德累斯顿》是笔者为感怀在萨克森州的岁月而创作。当笔者坐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前,眺望着蓝天白云,陶醉在易北河面那轻轻飘过的微风里时,清静的自然环境、雅致的人文氛围组合成了风景画如诗的情态。《静静的易北河》把“天地云气”的感情要素贯彻在作品中,体现出风景画诗情画意形态系统各个环节“感情的钥匙”之重要性。“弗拉基米尔画家群体里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自然地在艺术上选择自己感情的钥匙和目标。像抱有共同美学态度的艺术团体努力合作的一部交响乐,每个成员都向它献上自己美妙乐章。” ⑤

三、用写意画法的色彩变幻来描绘风景中的村镇景况

用写意画法的色彩关系来描绘风景中的人文景观,是笔者在德累斯顿研究桥社现象与采风时所引发的艺术触动,促使其把后期印象派、纳比派、野兽派、桥派、弗拉基米尔画派的画风熔于一炉,以“写意”的色彩理念表现出风景中的村镇景况。

对写意画法的研究与色彩的理解使得笔者于2011年创作了风景中的“人文景况”系列。其实人和自然风景在康斯坦布尔和桥社艺术家的作品中就能见到,而在此,笔者是作为承前启后的课题来研究的。《泰维尔山谷》是围绕二度空间来处理的,“从未参与野兽派活动的毕加索,对塞尚的构图之根基于二度空间平面,并着重形与空间微妙关系之处理感兴趣。”⑥ 由此“二度空间”便展开在“村镇景况”的油画中,也因二度空间与色彩互补的魅力,唤起了笔者的创作激情,形成了研究写意表现的动力。

找寻古朴遗风“民舍老街”味道的景况反映在油画《澳尼雅老街》中,仿佛有世外桃源之感。笔者应用了弗拉基米尔画派和野兽派艺术追求与技法。“弗拉基米尔画家超越了给我们留下艺术遗产的19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大师们。在寻求色彩与构图的表现上,他们学习民间的装饰艺术——古老的俄国圣像和朴实的民间黏土彩雕、烫金木器和其他色彩瑰丽的装饰品。他们从民间艺术里接受了大胆的,似乎是鲁莽的色彩结合,从圣像画里继承下优雅高贵的配色和平面的、无深度的勾线传统。隐藏在轻松愉快、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里的乐观主义(完全不同于忧郁冷酷的拜占廷艺术)都非常恰当地被他们结合到弗拉基米尔画派的风景里”。⑦“优雅高贵的配色和平面的、无深度的勾线”与“轻松愉快、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也正是笔者所要表现的方法。而野兽画派艺术家在应用色彩上率性而为,“我提高所有的色调,我把所以领受到的感觉转化为色彩的交响,我是一个温柔又充满暴力的野蛮人”。⑧ 《澳尼雅老街》在运用色彩的表现方式上与其异曲同工。

欧洲的城堡、田野、河流、草地、村庄、木屋、石壁、古道,总给人以无比兴奋的色彩感和挥动画笔的欲望。讲究色调、笔触的运用、色彩形态、力度的热情与韵味是笔者面临的学术课题。笔者在2011年创作《瑞克斯湖畔》《莱喀湖的回忆》《康纳娅湖》时采用写意表现画风的色彩关系来描绘景色,寻求与研究该方法所要表达出的色彩形态、力度的热情与韵味以及作品的意境。“野兽派诸家1905至1907年间的作品,德朗画了大批人物、风景、街景,包括法国南方科里乌等地与英国伦敦的风景,由明亮对比的色斑、色线和色块所组成,他把一管管油彩比拟为放射出光线的一支支炸药。德朗对野兽派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⑨由此可看出,画家擅于运用鲜艳浓郁的色彩,以粗放的笔法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效果,有明显的写意倾向。“野兽派的绘画的共同特点,可以说都在于色彩热情与笔触的夸大,但是在野兽派中,没有人在用色之狂暴与猛烈的强度上,能与弗拉曼克相较。他酷爱从颜料管直接挤出鲜的颜色,直接涂于画布,以饱满的橙色,糅合亮丽的朱红,后以钴蓝与鲜绿衬托,强化出画面的威力,而这些色彩的笔触如梵高风格一般扭曲而动荡,造出不安的节奏。”⑩ 由此可看到写意表现画风以有力的线条,厚涂、平涂的纯色面的炫亮色彩,卷曲、奔放的笔触造出画面的震动感,交织出富有明快色彩的画面。

结语

从以上风景画创作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笔者十分珍惜和吸取前辈的艺术成果,努力学习名家长处,把握油画技巧,认识艺术规律,发现大自然之美,把对大自然的理解与艺术的表达顺理成章地形成于画面,把对油画风景题材的研究深化为对艺术作品大美情怀——让油画风景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情愫,让大众欣赏到油画风景艺术的异彩情态之美。

注释:

①②何广政.康斯坦布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7.

③吴冠中.笔墨等于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238.

④⑤⑦奥尔加·沃洛诺娃.弗拉基米尔风景画派[J].艺术探索,1991(12).

⑥何广政.弗拉曼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42.

⑧⑨⑩何广政.弗拉曼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20.

作者系珠海市古元美术馆馆长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程中审美化教学的缺失与建构 下一篇: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