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意识培养途径探讨

时间:2022-09-06 11:33:54

高职院校体育意识培养途径探讨

【摘要】本文运用调查实地考察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问题与成因。提出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改善学校体育环境和体育条件;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以体育教学知识为基础,突出理论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提高教学的指导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意识;培养途径

一、前言

体育意识是人们从事(参与)体育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特意的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的控制系统,人们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的总和。而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不仅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教学、科研的前提和基础,高职学生如果未能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最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观,那么他们的体育行为会随着学校体育的终结而终结。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意识的正确形成与否,对其将来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现阶段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意识现状

体育意识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并最终决定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效果,我们随机抽查了本校400名学生,对他们的体育态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统计表明,只有31.75%的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是积极的,25.5%的学生属于娱乐参与型,42.75%的学生未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属于消极应付型。

1、积极参与型

此类型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有很强的兴趣,对体育有明确的认识,懂得必须的理论知识,具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平时能合理的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及时间,能适应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体育锻炼。

2、娱乐参与型

此类学生对喜欢的体育项目能较积极的参与,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对于其余的体育项目没有明确的认识,表现出的只是一时兴起,没有持久的体育锻炼行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消极应付型

部分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够端正,大多为应付学校或体育部对学生的课外锻炼考勤,能够自觉参加课外活动者较少,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被动参与体育锻炼,很少或从来不参与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或持懒惰及怀疑态度,对体育理解肤浅、意识轻视,体育课堂的结束,体育行为也随之结束。同时,有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也不明确,不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就是为了身体素质达标,缺乏对坚持体育锻炼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的正确认识。

三、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1、改善学校体育环境和体育条件

体育设施及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吉首学院今年新建成的室内羽毛球馆及网球场,就吸引了大批平常很少参加锻炼的女生参与,一时间体育兴趣空前高涨。同时在体育课中加强了对其兴趣的关注及培养,适时的调整课时安排,根据学校的基础条件,尽可能地设置有锻炼价值又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运动项目,如跆拳道、健美操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通过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多样化不断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2、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这个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并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习惯、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应该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与整个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学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利用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使得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只有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大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外的独立锻炼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练习的次数、等进行自我纠正,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在自我锻炼中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才能为自己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终生受益。这才是符合现阶段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所提倡的:学生通过体育课题教学及练习,充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掌握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进而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态度、关心和兴趣,而达到拥有健康的目的。

3、以体育教学知识为基础,突出理论学习兴趣

目前的体育理论只是为达到教学大纲规定个比例要求开设,理论课内容枯燥乏味,脱离了文化结构和体育价值取向。虽然体育教学在围绕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活动,然而近年来学生的体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当前强化健身意识,注重学生“三基”教育的基础上,应刻意加强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不断更新,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体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也逐步引入。如:教师在课题教学中通过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授,使用交替讲解示范,将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反复演示,帮助学生迅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及纠正方法。又比如:作为体育科目,特别是在理论课、室内课上,教师应该将更多最近发生的新鲜体育事情直观地搬上讲台。用声、光、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如奥运会申办、奥运会基本知识及时传播予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丰富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教师培养和引导学生将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进而达到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增强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引导他们在大学阶段就形成牢固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4、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否能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先行规划设计,因此教学内容的制定对不同专业要有针对性,抑其过而补其缺,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技术教育受一定实习环境和操作规程的制约,身体活动的部位、动作轨迹大多是局部的、重复的,或者是固定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劳动者身体都会有易伤部位或较弱部位,例如:“伏案型“(从事电脑、文秘、财会金融等工作)易出现佝偻、驼背、颈椎病和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站立型”(从事饮食、建筑、车工等工作)易出现下肢酸痛、肿胀、静脉曲张、腰肌劳损等疾病。“运动型“(从事维修、农业等工作)腰部和四肢负担较重。因此,加强实用的体育锻炼,提高这些部位的机能,有助于消除疲劳。增强体质。振奋精神,也是预防职业疾病的有效手段。

5、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育意识

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及民族特点,适时的增开了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如抢花炮、踩高跷、打苗鼓、跳摆手舞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并成立了体育运动社团,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竞赛,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6、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提高教学的指导质量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技术多么全面,身体素质怎么好。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受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授课要求,普遍都存在体育教学中什么都教,本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有的学生喜欢观看各类体育比赛,有些不是热门的项目对于规则、要求等了解不清,出现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向老师询问,这时作为体育老师,素质高低就很关键,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轻松解答。但对于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体育知识的传承者,我们必须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好奇心和天赋,使体育教学紧随时展。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体育的科研意识,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提升体育锻炼兴趣,感受体育的氛围。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建设,提高体育课教学指导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论与建议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发展和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同时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朝霞.关于高职院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研究.学科教育,2008(4)81-82.

[2]张树博.从终身体育出发改革高职体育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204.

上一篇:关于我国行政法建构理念的思考 下一篇:河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