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时间:2022-09-06 04:23:10

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新课改倡导思品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深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

“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也正是如此。所以,思品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如在学习《我的角色与责任》一课时,可以先进行“我是谁”大比拼,看教材范例明白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角色,规定时间内快速写出在什么情况下“我是谁”,写的越多越好。然后再进行“小小讨论会”,评一评“我”做好了谁,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讨论除了在家里,“我”在学校、班级里、在社会上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学生马上来了兴致,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小故事。“生活化的主题为他们创设了“实话实说”的氛围。通过讨论会,学生进一步明白一个人要当家就要树立主人翁精神,不是谁当家就是谁说的算,能为集体出主意,就算没有被选用,也是为集体做贡献。因此,创设来自生活的的情境比空洞的说教要更有力。

二、开展课后实践活动,优化学生思想行为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在课前我们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调查、访问、采访、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在活动中整体有所改变。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活动,以此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如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学生要在课前进行调查、实践、还有查阅资料,激起了保护家乡周围环境的美好愿望,并在课中讨论交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和一些创意性的环保小发明等。教师应更多地关注课后的实践指导,如举办“做个环保小卫士”活动。开展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等活动。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的行为发展及时得到外界评价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为家乡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保护环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学生会慢慢地感悟生活,享受生活,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三、选择生活榜样,激发学生上进心

在思品教材中,我们每一节课都选择一个或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然而,仅仅是书上的榜样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如果选择的是古代榜样,因其年代久远,社会背景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加之小学生受知识水平、阅历程度、思维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很难理解古代榜样人物的政治观点、行为意图、精神实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导致“明理”难以深化,古代榜样人物的“精髓”也难以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而那些现代的、典型性强的、极有影响的榜样人物,其形象高大、事迹感人,的确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真实生动的事例。但往往因为离学生过于遥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选择我们生活中的榜样,因为他就在我们身边,可信度较高,学生会因此感到亲切、模仿性强,就更能容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时,我们看到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爱劳动,更不觉得“劳动最光荣”,甚至学会逃避劳动。针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找班级中“爱劳动”的小朋友。

看看谁是班级里的劳动小能手?于是同学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表扬起了班级里常常主动打扫教师的同学。并请这些同学发表讲话,同时其他同学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光荣。

于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里,我们就会看到同学们抢着扫地、擦黑板……于是,生活中的榜样在他们身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总之,教学从课内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预定目标。作为思品课教(下转 115页)(上接 98页)师,在教学中理应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课堂不再成为刻板的知识传授而是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的实践场、探究知识的实验室,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有机地融合起来,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上一篇:践行活动育人理念 彰显品德课程特点 下一篇: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