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尝试

时间:2022-09-06 07:07:50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尝试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与传统的结论式教学模式比较,更能培养学生新课标力图达到的诸方面能力。广大生物学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学生确究性学习的程序,使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认识科学的本质,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本人以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和提出背景、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结论式教学的差别、探究式教学在现行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探究式教学一般程序等四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探究;创新;传统;自主;互动;实践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和提出背景: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情景,身学生提出将要调查研究的领域。学生则发现并提出问题。问题是广泛多样的,教师引导学生集中于一或两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根据已确认的问题,由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解决,然后学生开始过行观察、测量、比较、分类等活动,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假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由个人或小组共同实施方案(讨论研究,实验验证等),学生记录这一过程将手中的信息资料加工处理,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或规律,或提出新问题,重新设计实验,用不同方法组织资料,解释资料,再一次进入探究过程。

二、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结论式教学的差别:、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结论式教学比较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教学思想上,结论式教学认为科学概念是暂时的,可变的规律、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学目标上,结论式教学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的发展,以学生记忆科学结论的多少为主要目标,而探究式教学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自然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上,结论式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只讲教法,不讲学法,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或有关科学原则的教条,而探究式教学以过程为中心,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概念;在师生关系上,结论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是师“授”生“受”的形成,而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诱导、点拨、提供材料,帮助完善实验。

三、探究式教学在现行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学生物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构建他们的生物学知识”,体现了“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全新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训练。在教材中增加了探究试验和专题研究内容,并增加了学生小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2).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增加了这方面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有能够利用当地的多种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他们终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的要求。

(3).减少了知识的总量。削减了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南需要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关系不大的知识,通过减少知识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来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但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态度,掌握一般的科学工作技能和方法,努力做到学得少而精。

(4).在中学生物新课程中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因此,在中学生物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方式应按照这一全新要求体现出以下几点转变:

(1).打破对知识纯粹客观性的盲目迷信,将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3).建立互助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四、探究式教学一般程序

以在活动课程板块进行的课题研究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是:

(1).开设科普讲座,参观访问,目的是作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提供选取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2).指导选取题。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指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较多的是通过师生合作,最全确定题目。与学生生活直接关联的切入口小的课题较受欢迎且易实施。

(3).组织课题组,制订探究计划。课题组多采用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节的做法。探究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探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的调计。可以组织由教师参加或师生共同参加的评审组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论证。

(4).实施研究。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的指导和如何利用社会资料的指导,学生要作好比较详细的工作记录,并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课题组应积极主动地争取校外力量的帮助。

(5).处理结果,撰写报告。探究结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教师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6).组织探究成果的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这是整个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探究式教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其下述特点:

(1)实践性。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界近年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就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

(2)开放性。不要设定所谓“答案”努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叛性思维。

(3)创造性。引导学生独创,把新颖、独到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4)自主性。提供尽可能多的项目供选择,建立“课题超市”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兴趣盎然地投入研究性学习。

(5)过程性。淡化结论的正与误,允许结论的多元化,主要看过程。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叛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学生更准确在认识客观世界和科学和真实;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研究必要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探究性学习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探究式教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上一篇:新时期高三班主任工作探究 下一篇: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