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05 06:09:31

成本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

《成本会计学》作为会计、财管专业的专业课程,需要在学生修完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后进行具体深入学习。成本会计课程兼有财务会计课程与管理会计课程各自的特征。一方面,它需要按照财务会计中的会计循环各步骤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它又为管理会计的事中控制和事前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也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通过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一些关于成本会计学教学方法。

首先给学生分配讨论的主题,在学生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基础上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其次,解决问题方向定调后让学生自己思索方法,同时给予一些启发性的建议;最后,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出同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得出相应的账务处理程序图。本文以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为例,探讨此种教学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成本会计学课程中较难的一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搞清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加强对基础概念的理解。现以题目来说明逐步结转分步法知识的教学方法。

题目:企业生产甲产品,顺序经过三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第二步骤对A半成品继续加工,加工成B半成品,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继续加工,加工成甲产成品,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顺序结转,如表1、表2所示,其中,各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试计算出各步骤产品成本项目的数据。

一、讨论式教学方法

本题围绕产品加工顺序,让学生讨论甲产品生产的流程中各步骤中半成品的成本项目有哪些,然后再确定这些成本项目的金额,直至最后一步核算出产成品和各步骤在产品成本。将这些讨论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可能的结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学生讨论后得出两种结转的方法,一种是逐步结转,另一种是平行结转。那么在两者之间如何选择?

如果半成品可能对外销售且每月要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随着半成品转移,那么采用逐步结转法。如果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半成品实物向下一步骤转移,它的成本仍留在发生地的成本明细账内,一般采用平行结转。本题中已知条件表明,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顺序结转。故学生讨论的最终落脚点是逐步结转分步法。

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根据题目要求,或是企业真实情况模拟来设计讨论主题,或者围绕课堂上涉及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本题目讨论后定为逐步结转法后,接下就是如何运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它的运用步骤有哪些,会不会还有不同计算方法的选择。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题目中关键点在于每一步骤中得出的半成品的成本金额如何结转。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由于各步骤一般都存在未完工的在产品,这样,为了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还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汇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本题中已知条件表明,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故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时所采用的方法采用约当产量方法分配。将学生讨论后的结果整理如下:

1.第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计算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16800×30/(180+30)=2400(元);在计算在产品加工费用成本时,需要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为约当完工产品产量。然后,再按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加工费用:在产品加工费用成本=390015/(180+15)=300(元),其中在产品约当产量=30×15%=15(件);转出180件A半成品成本计算:原材料成本=16800-2400=14400(元);加工费用成本=3900-300=3600(元)。

2.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的计算

原材料(半成品)的约当产量=190+20=210(件);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190+20×50%=200(件);原材料成本=21000×20/(190+20)=2000(元);加工费用成本=6000×10/(190+10)=300(元)。转出B半成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21000-2000=19000(元);加工费用成本=6000-300=5700(元)。

3.第三步骤产成品成本的计算

原材料(半成品)的约当产量=200+40=240(件);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200+40×50%=220(件);原材料成本=31200×40/(200+40)=5200(元);加工费用成本=2200×20/(200+20)=200(元)。转出甲成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31200-5200=26000(元);加工费用成本=2200-200=2000(元);故第三步骤转出甲产品的制造成本为28000元。

三、图列式教学方法

学生汇总得出上面的解题过程后,就需要总结出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一般解决问题的思路。此时可以总结成图表来归纳和概括,运用会计图解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效果。即通过分析与归纳,将会计处理程序、会计凭证以及会计账簿之间的关系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会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图解进行会计教学,直观形象。本题总结出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过程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这样可以看出,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企业产成品及其各步骤的半成品。这就为分析和考核企业产品成本计划和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了资料。同时,还要注意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与其实物的转移完全一致。由于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中包括所耗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从而能全面反映各步骤完工产品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水平,有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当然,这一方法的核算工作也比较复杂,这是该方法的一个弊端。

四、小结

通过对本题目的讲解,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过性做了一次尝试。在授课中,发现多媒体的运用还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将成本计算过程与各种表格中的数据形象地统一,清晰地显示出各种表格中的数据间关系。与此同时,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应更突出地强调各种成本整体核算流程的讲解,使学生对各成本计算方法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结构化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成本会计学的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堂教学、学生的实践,以及成绩考核,都要做到符合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方法。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维宾,姚津.《新编会计模拟实习》(工业企业分册、第四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3月

[2] 程明娥.《成本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P216

[3] 乐艳芬.《成本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俞宏,夏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会计之友》,2006年第六期

[5] 任丽.《〈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浅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3月

上一篇:信息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下一篇:浅谈循环经济下的会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