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时间:2022-09-05 12:18:26

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当银行机构无力偿还债务时,为保护全部或部分储户的合法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借用保险组织形式制定的保护性安排。存款保险制度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我国长期以来,由政府承担最后贷款人,国家对商业银行承担了无限责任,存在着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种制度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削弱了市场的约束作用,银行潜伏着严重的道德风险。无论是金融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开始普遍认为中国对存款安全的隐性担保已经到了非取消不可的地步,否则就无法真正通过市场机制解决银行业长期稳健发展的诸多问题。尤其在次债危机之后,建立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 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规范政府财政支出需要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我国建立了以国有银行为主体、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信用银行为辅的银行体系。居于市场主体地位四大国有银行因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曾经于2000年和2004年两次共剥离3万多亿元的不良贷款,并由政府注入资本金,组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予以清理。

而一些股份制银行在过去已有破产的先例。如1997年的海南发展银行和1998年广东国投行均因严重资不抵债,由人民银行下令关闭。广东国投欠下个人债务146亿元,最终由广东省财政垫付。海南发展欠下40亿的储蓄债务,由央行发行特殊债券予以处理。

这种国家隐性保险,伴随着巨大的财政支出,不应该一直由纳税人埋单,显性存款保险亟待推出。何况现在,一批地方商业银行正步入成长期,这些银行在大量扩张业务之时也潜伏着很大的投资风险。因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是极其有必要的。

(二)保障金融体系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比例存款占有最大比例,高达72%,这一指标更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据统计,200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 534亿元,2008年为217 885亿元,2009年达到264345亿。

显然从国情来看,我国的存款保障更为重要。尤其现在存款规模不断增大,再由政府独自承担隐性保护人的角色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如前所述也有失社会公平。并且在我国,储蓄存款是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一旦存款人意识到存款面临风险的时候,就会发生挤兑,直接导致社会动荡。

因此,从稳定金融体系和保证社会安定的角度考虑,也表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极其有必要。

(三)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现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已将存款保险制度视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9年6月,全世界已经有98个国家相继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按照国际经验,一些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是由所在国提供存款保险的,但是中国当前还缺乏一个稳定的存款保险制度,还在处于对银行实行隐性保险的阶段。所以,为了与国际管理接轨,我国必须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二、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建议

自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就开始着手研究存款保险问题,但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依据我国国情,并且借鉴国外存款保险经验,提出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的一些建议。

(一) 建立独立职能完善的存款保险机构

目前国际上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官方建立、在官方支持下由银行同业形式设立、由官方与银行界共同设立。

我国可选择第三种,建立官银合作的非营利政策性金融机构。定位为全国性的、非盈利性质的、且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

选择这种模式可以克服官方模式一旦银行破产,给财政带来的巨大负担;也克服了金融机构单独运营所需要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这样可以很好地维护公众信心,提高存款保险机构的权威,有效防控机构的道德风险。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范围

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机构近四万家,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状况差别很大。具体金融机构哪些可以参加保险,学界还有争议。

笔者认为我国的显性存款保险范围应该尽可能大。应该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等大部分金融机构。但考虑到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其资产状况不良程度过高,先不纳入。

受保险的存款类型包括上述机构的本币存款,包括居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支票存款、外资银行的本币存款等。但应排除银行同业存款、政府存款、各种投资理财类大额存款。

另外,在保险额度的问题上,可分两步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首先实行全额存款保险,便于增加存款人信心,稳定金融系统。等到经济恢复稳定时,实行限额存款保险。

具体措施:首先确定合理存款保险比例。 其次根据比例,测算出存款的最高保险额度。再次根据这个比例,按照经济发展状况不断调整这个限额。

(三)投保方式的选择

从投保方式上看,世界上已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存款保险的投保方式有三种,即自愿投保、强制投保、自愿与强制结合的投保。

我国应采取强制保险制度,这可以避免实力雄厚的大银行不参保造成中小银行在竞争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同时这也是顺应国际潮流,便于风险处理与控制的需要。相信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成熟以及存款保险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加入存款保险会成为存款机构资质的一种证明,此时可适时引入自愿保险形式。

(四)职责定位

职能定位的关键在于是否独立于监管部门,具有一定的监管职能。国际经验表明,为了确保存款保险机构的权威性,应通过立法将存款保险机构确定为独立的政府管理机构。但从目前我国国情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构成、职能的分配情况看,存款保险公司很难完全与监管当局隔绝,要充分发挥存款保险的职能作用,仍需要得到央行等监管部门相关资源来支持。

笔者认为可遵循三步走。第一步,隶属央行,只负责收取保费以及在货币当局或监管当局的指令下理赔。第二步,增加一定的监管职能,侧重于对存款机构风险的监管,以便于银监机构的“合规性”监管区别开来,避免监管的交叉与浪费。第三步,独立于央行,与央行,银监会并列构成金融“安全网” 。

除了以上存款保险制度构成内容外,还需要考虑其它诸多环节,可以预见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到其可以成熟运作并发挥作用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王宁,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上一篇: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财税对策思考 下一篇:基础产业财政投融资问题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