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措施

时间:2022-09-05 09:57:21

探究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措施

摘 要:对施工过程细化管理,责任义务细化到人,目标做到施工前告知了解,保证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建筑施工管理还要注意对施工人员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监督和技术培训。建筑的质量决定建筑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建筑的质量也决定了施工单位的市场的竞争力,只有保证施工质量的精致才能做到企业的长盛不衰,给自身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现场

1 现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1.1 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为保证施工的利益最大化,在保证质量和人员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核算,对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减少人力物力的投资,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2)科学合理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整合的今天,为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整个施工流程的监控,合理地安排和管理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资源,将施工建筑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1.2 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2)通过施工管理人员和库管员的跟踪管理,提高施工的效率,消除浪费,合理组织科学施工,减少投入,提高收益。

(3)加强人员培训,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整合全员的思想,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保证技术的共同提高和进步。

(4)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的现象,不断降低成本。

2 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2.1 技术问题

项目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革新,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点慢慢地由人力转向机器设备运作上了,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必须加强技术的管理,运用国家的新规范流程完成建筑工程。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成为目前建筑工程的首要问题。只有搞好新技术才能防止施工难、施工布置和组织不合理影响正常的施工开展,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影响施工进度,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破坏整个施工计划。同时,经常进行施工培训,学习新的建筑规范流程,是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最新的技术革新,国家最新的规范流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按照合同要求按时交出质量上乘的精品之作,实现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目标。

2.2 材料问题

(1)材料供应。根据设计方的要求,通过精心测算,市场调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定出最能创造出价值的材料,并完成供货。必要时要采取甲方指定品牌或由甲方直接供货。

(2)材料采购。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进场后的管理。进场的材料应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样检验。甲方、监理单位应认真检查验证、整理分类,督促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材料的发放和管理。甲方在对现场进行管理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安排专职库管员进行所有材料的使用追踪,清验。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流程拿出领料单进行领料,库管员员进行登记和出库使用。不得根据私人关系随便发料,并且随时跟踪已出库的物品,保障材料的使用最大化,以免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库存材料,库管员务必做出分类堆放,采用安全措施保障材料的安全存放,防潮,防火。并且及时盘库,计算出安全周期,保证及时供货,减少积压库存量。做好材料发放管理,以确保现场施工能顺利有序地进行。

2.3 施工的问题

对建筑项目施工来讲,影响较大的就是建筑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问题。工期问题看似简单,只要遵循计划书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可以,但是实际上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十分复杂,工程内在因素的每一步操作的误差都会给工程带来影响,更不用说天气等外在因素的不可抗力因素干扰。材料的质量、设计变化、工期变化等都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灵活的调度。甲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参建单位应协同一致,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

2.4 人员管理的问题

整个施工过程都是靠人来完成的,因此人对于建筑工程的完成意义重大。无论是从建筑材料的选购、材料的组装、设备的运作到最后完成项目后的质量监管,这整个过程都需要人完成,所以有一个好的施工团队是达到精品施工的重要保证。同时如果想成为精品施工团队就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一致的奋斗目标,一同向着创造精品工程奋斗;二是要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个制度,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并且团队中的管理人员做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管理团队。只有做到了共进退,同甘苦,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工程。

2.5 资料管理的问题

在体力劳动为主的建筑施工中资料的管理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在注重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同时也要注意建筑项目各项资料的收集保存。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会有多种多样的资料,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计划书、质检证明、建筑检验报告、各工序的测量记录、项目施工的变更计划书、建筑竣工证书、建筑的验收单、隐蔽工程的检验证书、相关技术参数的验收单、项目工作签证以及各项工作的联系函。这些资料对建筑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及时建档保存,一旦发生丢失现象,就会给工程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所以在材料的收集整理上一定要有专人建档保管。

2.6 施工安全的问题

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中必须要百分之百完全重视的施工问题,为不留下安全隐患,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规范现场施工中的安全帽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学习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具的正确使用,突发状况的紧急逃脱等。同时,可以成立日常施工安全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管理,以保障施工工作的安全进行,施工工程的安全完成。甲方和监理单位应根据规定对现场安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督。

3 工程实践心得

3.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5.5 万m2,分为五栋,分别为33 层、32 层、30 层(2 栋)、28 层。其中两栋为商住楼,三栋为点式住宅楼。

3.2 现场管理的几点心得

(1)树立项目团队精神,统一团队思想。要形成以项目总体利益、业主利益为核心的项目指导思想。以业主利益为核心,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参建各方利益,力求做到节省投资,进度可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有保证。作为甲方负责人,应有能力协调各方,并在每次的例会上要反复强调这种指导思想。

(2)充分发挥参建各方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报请公司批准。奖惩规定应能激发相关方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施工承包方,使他们能自觉地做好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自检以及做好进度控制。二是要充分利用和依靠监理方,并将监理费用的拨付与监理工作的绩效挂钩,督促监理方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做好常规性的旁站和巡查,以及节点验收工作。

(3)加强界面管理。要熟悉合同规定的工程界面,对于界面外的工程量要认真审核,并予以控制,节省不必要的投资。

4 结束语

所谓现场施工就是设计院根据投资商的需求设计出设计图纸,而施工人员根据图纸运用各种建筑原材料和建筑工具进行现场施工的过程。所以建筑施工就是挖掘建筑项目价值的过程。为了增加建设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的利润,必须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人员、物资、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达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减少成本的目的。

上一篇: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分析 下一篇: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