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教师职业发展定位

时间:2022-09-04 03:34:35

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教师职业发展定位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应定位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敬业、精业和乐业,敬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精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乐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宿。高职教师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职业观,又要以积极的职业观夯实价值观。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高职教师 职业定位

高职院校是一个既不同于基础教育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部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观上要求教师的职业发展必须定位于敬业、精业和乐业,即以敬业作为职业定位的前提,以精业作为职业定位目标,以乐业作为职业定位的归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职业和生活,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使教师得到职业的尊严、发展和愉悦。

一、敬业的价值定位

敬业是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知识、技能的追崇及社会价值的认同,是精业、乐业的基础。古人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对职业心怀敬重之心,抱有立身成就的愿望,坐拥规范自律的自觉,才能拥有为把职业做到至美至善而精益求精,持恒稳定,笃行不倦的敬业精神。高职教师的敬业内涵包括坚定的职业理念和饱满的职业热情两个方面。

根据以抽样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某地级市及周边地区九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调查的结果表明: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只有30%多的教师具有一定的高职教育理念,表现为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注重课堂教学改革等;仅有38.6%的高职教师能清醒地意识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较清晰、准确的定位。需要通过理念更新、在职教育和科学的课堂评价等优化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

1.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定位。由于国家主管部门现行的学校评价体系中科研权重较大,造成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要求高、影响大,导致某些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课题申报和科研论文撰写上,虽然课题和论文大都与教学无关,但技术职称和效益工资的驱动效应还是左右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定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是一个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殊教育部门,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既是高职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教师通过职业发展人生价值的舞台。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教师应根据各自专业和自己的实际,或面向制造和服务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或面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或面向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教师要改变为科研而科研的现状,每个教师都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选择一个方向,长期关注、持续积累和一以贯之地进行研究,使教师的职业发展逐步走上积少成多、由低到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定位。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导向固然是教师疏于教学管理的主要原因,但周期长、绩效隐和成本高的原因使某些教师对科研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持“一手硬”、“一手软”的实用主义态度,这在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导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相脱离。

从教育的本质看,教学工作永远都是高校学校的中心工作,能否培养出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最高和最终标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最高和最终标准,教师职业价值必须定位于教书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高职教师的敬业就是面对功利不放弃,面对平淡不泄气。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改变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历史责任,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人才培养工作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的潜在价值。

二、精业的价值定位

高职教师的精业是教师的职业视野、知R结构和实践能力所能达到的深远、合理和灵动程度。从三者关系看,敬业是精业的基础,精业是敬业的表现,乐业是精业的结果,其中精业是爱岗敬业的关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职业发展的定位,高职院校教师的精业主要表现在职业视野、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

1.职业视野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首先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四个全面”建设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出发,既要有广度意义上的国际视野、国家视野和职业视野,即以开放的胸怀汲取一切先进文化,以复兴的视角审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问题,以职业的取向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又要有厚度意义上的政治视野、思想视野和文化视野,即以严肃的政治态度将“四个全面”和“五个发展理念”融入教材,以厚实的理论功底让思想引领课堂,以多彩的企业文化塑造学生。理工教育类教师要洞悉学科和行业前沿最新动态,以学科专业、行业和岗位的紧密衔接,成为集教师、工程师和技师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2.知识结构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两个方面。

专业知识是指高职院校所任教学科的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要扎实和深厚,不仅要对任课内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要谙熟专业知识体系,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连通和变通;二是要精确和互通,教师要对自己所任学科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将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应用到所授课程中,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实现各课程知识的互通互补,使学生以体系和动态方式获取知识。三是要开放与变通,教师的知识应是开放的,要充分利用国家、省精品课程资源,不断汲取教育专家和学者的知识精华,以终身学习的知识增长支持职业成长;要充分利用国家教学资源库平台,实现专业知识、边缘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的复合;还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各种印刷、微缩、声像和电子信息资源,满足教学科研持续发展的需要。

人文科学知识是高职院校包括理工、实训教师在内所有教师必备的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爱因斯坦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教育是一个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职业,教师必须首先成为有灵魂的人,包括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在类的所有教师都必须拥有积极向上的人文情感,拥有职业教育必需的丰富的人文知识,要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丰富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人文知识、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一篇:微课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如何在英语课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