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探究

时间:2022-09-04 03:10:26

新课程数学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环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例如,我有一次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游戏活动,那次题目是“小猫吃鱼”,我就让学生戴上面具:一个是猫,另外三个是鱼。猫一次只能吃一条鱼,三次就把鱼吃完了。你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爽快。吃一条,列式计算一次。这是刚刚认识减法。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减法就是这样:在整体中去掉一部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桌进行交流。教师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我上一年级《乘车》这课时,就出示了一辆汽车模型。学生一看,就很快反映到:“我也坐过车……”然后我就叫了两个同学站在一旁,让同学们看原来车上有几个乘客。接着又叫了三个学生,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同学正在上车,随后又叫了两个学生又让他们看:表示后面又有两个人来乘车。其余的学生用小棒操作,然后让同学们想车上共坐多少人。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7人”。那怎么计算呢?同学们说:“2加3等于5,5再加2等于7。”怎列式呢?这时一个同学上台板演:2+3=5;5+2=7。谁还能列出另一种算式呢?另一个同学上台板演:2+3+2=7。这时我就又问了“同学们,像第二个同学列出的算式先算了什么?2+3=5。再算什么?5+2=7。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就用不同的颜色在先算的下面画了一条线,下面写出了5。这样,同学们就看得更清楚了。最后我问:“这道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很快就说出来,多了个“+”号。那我们把有连续两个加号或两个以上的算式叫什么呢?有个同学说:“连加”。大家鼓掌。我很快做出肯定真聪明,我们以后就应该这样,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一年级数学有这样一课《整理书包》,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首先可以组织一个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并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从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也可以请学生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物品,然后几个小朋友组成一组,将所带的物品汇集在一起并进行整理分类活动。对于如何确立分类标准,教师在开始时并不要做过细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在整理分类的活动中进行交流认识。

其次组织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分类,或者按物品的功能进行分类等,对于学生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学生的分类合理,教师都应给以肯定。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的物品会分出不同的结果。通过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理解分类标准的多样化。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着眼现在,放眼未来。

上一篇:浅探数学教学方法 下一篇:腾飞中的西安高新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