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探究在新课程中的体现

时间:2022-07-22 03:59:24

学生自主探究在新课程中的体现

摘 要: 新课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限于对概念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只有如此,学生自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中才会贯彻得更为彻底。

关键词: 自主探究 新课程 体现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并使之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听”时探究能加深记忆和理解,“读”时探究能发现问题、追根究源,“写”时探究能使问题处理得更加简洁和周全。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使其自行研究问题,学生才能将知识在探究中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最终获得系统化的数学知识,这才是学习的最大收获。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学生在学习中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便会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欢乐和喜悦之中。

下面谈谈自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安排探究方式

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是否要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完整地悉数交给学生,让其自行探究学习?这是不现实的,“教授型”不可能一下子转变成“自学型”。学生自主探究探究到什么程度,如何探究,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这一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安排探究模式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1.对难度低,知识与技能要求低的知识采用自学法。

对难度低,知识与技能要求低的知识来说,学生自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授必修2第一章的内容时,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很好的功底,在备课过程中,我思考能否把这节课交由学生自行研究呢?于是,我采用了如下的模式处理这节课:(1)预习准备。布置预习时提供背景材料,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出示教学目标,给出学习提纲。(2)学生教学准备。根据预习提纲在课上给出时间准备,请有兴趣的学生帮助大家完成提纲,识记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3)练习准备。通过处理例题,暴露自己的不足,同学发现共同解决。(4)课堂练习。当堂布置作业,检验自学效果。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了,学习效率更高了。这节课完成时,教课的学生觉得受益匪浅,听课的学生情绪更高,每个人都急于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教学功底,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练习反馈时作业完成效果非常好。

高中的许多知识仅凭听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后慢慢消化,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自学能力,对于简单的章节采用该方式,通过预留预习提纲,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裨益。另外,许多新旧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这些知识,我们只需给予关键性点拨即可。

2.对难度稍高,知识与技能要求高的知识采用引导法。

学生在课堂上自学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教师好比是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要走岔路。对知识与技能要求高的知识,自学不现实,教师要在一节课中设置相应的探究点,让学生感觉到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要费点周折的,就像是摘苹果时树枝的高度恰恰需要我们踮踮脚、跳一跳才能够得着,也只有这样,到手的果实才更香甜。

在讲授必修4三角函数时,书上例题是要借助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解决问题的,但是复合型函数单调性不是我们所研究的范围,我为这个问题犯愁了,思来想去,决定将问题抛给学生自行处理,于是研究这道例题时我故意抄错了题,将ω的符号弄反了,这下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一节课的讨论中,每个学生各抒己见,轮番上阵,最终解决了复合函数单调性问题并总结了结论,使知识真正体现了螺旋上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当然这里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浮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要多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增添活力。

二、根据知识实用程度安排学生多种方式自主探究

新教材对比旧教材更实用、更有趣味性。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极其感兴趣,一些信息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也让他们手痒得很。这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探究更有价值性。

在讲授必修5解三角形这一章时,对于教材上实习作业,我们布置了测量校园内国旗杆的高度,并且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实地测量,学生觉得既兴奋又期待。之前,布置了预习并分好了组,发了实习作业,用来检验测量效果。上课时,发现每个组都很用心,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案有很多。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从作业中也能明显看出学生真正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种探究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一举多得。

2.数学与信息的结合让探究更有时代性。

信息时代的学生,自然带有一种信息的气息,他们更能扑捉到信息的影子。在教授必修一第三章对具体函数进行研究,介绍函数类型及性质时我借助了几何画板,这让他们觉得很神奇,在课下很多学生咨询我关于几何画板的问题,我把问题抛给他们,提供了几个可以下载课件和几何画板的网站后说:“你们研究一下吧,看看几何画板有怎样的功效。”他们便利用信息课,自己研究,几周后我再次使用几何画板上课演示时,有学生已经能够替代我很熟练地演示他们自己研发的课件了。可见,独立探究不仅仅限于课上或单纯的数学知识。

现今的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更深刻了,学生要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教学工作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将探究式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指标,并贯穿于课堂活动的始终,扩展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空间,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探究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下一篇: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