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理解古诗合适吗

时间:2022-09-04 02:15:24

用“数学”理解古诗合适吗

【摘 要】用“数学理解古诗是古诗赏析的一种新的视角,但它并不具有普适性。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欣赏诗歌更多的是强调意境的感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认知方式与数学截然不同。用数学的方式理解古诗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诗文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因而,就语、数课程整合而言,笔者倾向于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并以说明文的撰写为例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程整合 数学 古诗赏析

近日拜读了一篇有关学科拓展性课程建设的文章,题为《用“数学”理解古诗》①。文中指出,“语文中包含了数学内容,数学内容的渗入给语文内容增添了理趣,从而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列举了《寻隐者不遇》《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三首唐诗,用“可能性”“方向与位置”等数学知识对诗文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所谓“诗无达诂”,这无疑为古诗赏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一些诗作从数学角度进行诠释,颇具雅趣。北宋邵雍有一首《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全诗用十个数字勾勒出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清新怡人,意境悠远。坡的《题西林壁》更是千古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观测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事物特征,这不仅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诗中所体现的理性思辨精神甚至超越数学,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但必须指出的是,就总体而言这样的诗作毕竟属于少数,因而对古诗的数学化解读是否具有普适意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本文就此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南宋诗人、诗论家严羽有一句话:“诗者,吟咏性情也。”因而,尽管古诗中不乏对景物、事件进行直接、细腻的描绘和描述,但诗人的真实意图和创作目的往往不在于此,而是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读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诗文的整体意境,并从中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寻隐者不遇》一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寻友不遇、怅然若失,我们可以通过文中“只在此山中”的“只”这个字词强烈地体会到这样的心情。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从诗文中读出作者内心深处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如果仅从概率的角度分析“隐者”在家还是不在家(各占50%),这样的数学化解读则略显牵强、生硬。笔者认为无益于诗文意境的感悟,必要性并不大。同样,《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均为送别诗,诗人要表达的显然是依依惜别之情。我们要品味和学习的是诗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样的情感。比如前文“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个“唯”字,后文“劝君更尽一杯酒”一个“更”字,值得细细品味,千言万语、无限唏嘘尽在其中。至于友人去哪里、去多久、去多远,笔者认为并不重要。当然,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文,适当了解创作背景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从数学(“方向与位置”)、历史学、地理学的角度对诗中一个“西”字精确化解读,并提升到课程整合的高度,或有失偏颇。

因而,笔者认为用数学化的思维方式理解古诗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合适。因为古诗的意境往往是微妙的、含蓄的、隐喻的,甚至是暧昧的,这与数学的客观性、恒定性和必然性截然不同。品味古诗的意境,最好的方式是情感共鸣,也就是通过唤醒读者类似的经历来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因而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都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即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试图用“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方式理解和表达复杂多变的思想情感不仅力不从心,反而会对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带来负面影响。进一步,如果我们从“人的发展”高度看这个问题,数学思考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培育的是人的理性精神;人文艺术则致力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指向于培养人的感性精神和人文情怀。两者位于人类智能系统的两个极端,强行整合,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那么,语、数两门基础性课程究竟能不能整合呢?答案是能。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可以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一种思路。比如有关说明文的撰写,为了对客观事物做出准确的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确切的阐释,我们必须确保所提供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所作的逻辑论证是无懈可击的。数据从哪里来?本着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借助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收集,如文献检索、实验设计、观察记录等。同时,为了更准确、更直观地呈现数据信息,我们还要借助数学的方法和手段,如分类整理、数据统计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借鉴数学中逻辑论证的方法,另一方面则运用准确的、简练的、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说明事物和现象,显然这就属于语文的范畴了。事实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由“双基”拓展为“四基”,“两能”发展为“四能”。新增的“两基”(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和“两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这使得语、数课程整合方面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学科拓展性课程建设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课题,在探索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大胆的尝试,更需要观点的碰撞。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欢迎专家、同人批评指正!

(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313000)

上一篇:生而不养,不是独立是自私 下一篇:为爱抉择,父母是权威还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