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投融资现状研究

时间:2022-09-04 04:22:24

我国高校投融资现状研究

摘 要:由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构想,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空前高涨,但是,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却在逐年减少,我国高校投融资问题不断凸显。完善高校多元化投融资途径有:建立完整的政府教育投资保障体系,增强立法,改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完善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融资体系,通过多渠道方式筹措办学经费;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提升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投资主体;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67-04

近年来,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大学的活力,提升学校竞争力,国家在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改变政府拨款方式的同时,开始逐步改变政府全部承担高等教育经费的财政模式,加大了家庭和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因此,探讨高校投融资渠道与投资主体多元化现状,将为高等教育效益与效率的提高提供宝贵意见。

一、我国高校投融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教育规模的加大,无论从总量还是生均预算方面,高等教育投入都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4 637.7(亿元)到2010年19 561.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34%,比我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16.27%高出1.07个百分点。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从2001年的3 05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 670(亿元),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65.9%和75%。从图1、2可知,虽然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一直在增加,但完全赶不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脚步。如果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至少要达到GDP比重下限4.07%~4.25%,但2000年以来的十年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徘徊在2%~3%之间[1]。

在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属于“卖方”市场,供给小于需求,高等教育的运行一直处在以高校(供给方)为主的短缺均衡状态,并且部分有效需求不断增长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

通过表1的对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公用经费与预算内事业费的实际情况如下: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占事业费的比例并没有增大,除2009年和2010年外,剩余各年都在2001年的水平以下,2002年以后的这项比例更是快速下降。二是2002年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均低于上年水平,2010年与2001年相比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增长了30.16%。经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已经变得非常尖锐。

从表2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从2001到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从268.3万人到661.8万人,在校生人数也从719.1万人攀升到2 231.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上升到26.5%。由此可见,虽然高等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在不断增长,但是与迅速扩张的办学规模相比,生均经费的投入变化并不大。在这十年间,高等学校的人均用人成本比2001年至少翻了一倍。如果综合考虑物价指数、用人成本等因素,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投入实际上是下降的。

第二,虽然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增长很快,但其所占总投入的比重却在下降。在全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中,财政拨款从2001年的3 057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4 670亿元,增长了近4.8倍。而相应的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从65.9%上升到75%,仅上升了9.1个百分点,即政府投入的增长率比总投入增长率小。虽然如此,国家财政投入在高校融资机制中的核心地位仍无法撼动。

长期以来,我国试图构建财、费、税、产、基、科、社、息、贷等多渠道的高校融资体制。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财政投入与学费占总收入的74.99%,即3/4,剩余部分主要来自于科研经费及学校的其他各类自营性收入。其中学费收入占高校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33.66%,这表明目前高校融资的主要来源中,政府投入所占比重在下降,而学费收入所占比重在迅速上升。

以社会服务、校办产业为主要融资渠道的高校自营性收入虽然是有效的弥补了高校教育经费不足,但事实上,各类自营性收入都是以学校硬件设施的使用和教师的智力投入为代价的。自营性收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融资不足的现状,但却占用了学校的办学资源。据统计,目前社会服务、社会捐赠、校办产业等用于补贴高校教育经费的部分只占到高校总投入的1%。因此,构建高校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机制的目标还需长期奋斗。

二、我国高等教育融资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步伐加快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高校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形下,高校为了解决建设发展与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不得不运用资本运作手段面向社会进行融资。为了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采用银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目前,一些比较可行的融资渠道有:BOT项目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资本置换等。

1.通过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从目前高校的融资渠道情况来看,传统的学生缴费、财政拨款、产业、科研、捐赠等融资途径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高校开始进入到市场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外源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途径。银行信贷已成为近年来我国高校基本建设的重要融资途径。据2012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我国高等学校的贷款规模在4 500亿元到5 000亿元,部分高校已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并且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2]。

2.利用BOT项目进行融资

BOT项目融资是指市场经济国家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采取的“建设-经营-移交(转让)”的运营投资模式。高校可以利用有时间、有限度地转让基础设施项目的使用权与经营权,从而提高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缓解资金不足的状况。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如学生公寓、食堂、培训中心等综合项目都采用了BOT融资方式[3]。

3.融资租赁模式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方式,即在给承租人带来所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解决资金困难,对于更新较快的固定资产,采用这种融资方式比长期贷款更具有优势[4]。高校各类仪器设备投资均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金的支付额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分布在各个租期内,从而在不影响学校银行信用额度的情况下增加流动资金。融资租赁可以避免长期贷款融资所附加的多种限制性条款,手续比较简便。学校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可以平衡资金流收支,调节付款节奏,有利资金预算规划及使用管理,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融资

目前,全国高校利用产业收入、事业收入等自有资金结余进行基本建设的投资较少,在有效配置资源、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积累资金等方面的能力有限。大多数高校只是将年度学费收入和国家财政预算按资金使用的时间差来调剂,进行一些基本的资本化运作,但这些融资的空间是有限的。

通过对高校融资状况的分析,高校在进行资本化的过程中,来自自有资金的部分非常少,目前高校融资基本依赖于外源性融资。在高校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社会投资、融资租赁等外源性融资占了重大比例,因此,实施高校融资市场化运作,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高校投融资模式任重而道远。

三、目前全国高校投融资存在的突出问题

1.国家基本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由于城乡间、区域间经济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目前仍避免不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尴尬局面。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校园设施和办学条件也应当随之完善。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占地面积从58.6万亩增加到212万亩,增长了3.62倍;拥有产权的校舍面积也从1.6亿平方米上升到5.8亿平方米;固定资产从946亿元增长到了8 147亿元。虽然如此,高校土地面积和校舍面积的扩充仍不能满足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凡涉及大规模校园基本建设的资金筹措,无论公立大学或私立大学,主要由高等学校的举办者负责[5]。为了满足教育规模扩张后的基本办学需求,基本的建设投入应该安排约1万亿元。我国高等学校基本上为公立大学,各类高校的主要主办者是各级政府。但据统计,同期国家财政预算对高校的基本建设投入只有840亿元,不到总需求的10%。由于国家财政对高校基本建设投入的长期不到位和我国特定的金融管理环境,高校只能自行举债进行建设,由此形成的银行负债到目前为止已达到2 600多亿元。

2.财政投入的结构性问题造成高校财政投入结余的假象

目前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模式是“定额拨款+专项拨款”。按在校生人数核定生均定额拨款和拨付高等学校经费是国家提供高校运行经费的基本形式。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费不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定额拨款占人才培养成本的比例较低,生均培养成本与生均拨款定额差距很大。据统计,教育部部属高校2001-2010年的年生均成本,标准为2.67万元,实际仅为1.91万元。而工科类学生生均拨款定额为6 878元,仅占培养成本的36%;2008年提高定额后,生均拨款也只有近8 000元,占培养成本的42%[6]。

那么生均培养成本1.91万元/年是否能够满足高校运行呢?以昆明市的高校为例,假设教职工的年平均收入是5万元,学校按规定要向社会缴纳43.5%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养老金、工伤保险,即21 750元,这样的用人成本就是71 750元。按规定,要在应发教职工收入中扣除18%的个人应缴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养老金,所以教职工的实际收入仅为41 000元/年,就是3 417元/月,这样的待遇想要留住一个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很困难。其次,按照教育部师生比1∶16的要求以及目前高校比较普遍的专任教师和其他职工1∶1的现状,即每16个学生的学费和定额拨款就要承担2个教职工的用人成本。学校每年培养16个学生可得到的定额拨款和学费收入总和约为20.8万元,减去2个教职工的用人成本之后只剩6.45万元。另外,教育部还规定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资助经费要占学费的10%,投入教学四项费用(即: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本专科业务费、体育维持费)要占30%,生均费用就是2 000元,16个学生就是3.2万元。这样,按1∶16学费和定额拨款收入只剩下3.25万元。假设一个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为1.6万名,那么扣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后就结余3 250万元。同时,学校还要支付邮电办公费、设施维修费、水电煤费、教职工福利费、物业管理费、图书资料购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离退休人员共享费、学生奖贷助学金等。显然,一个学生每年1.91万元的培养成本并不多。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倾向于设立高校专项拨款,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量中专项经费占了很大比例。然而,专项拨款只针对少数学校中少数人,不能解决学校经费整体投入不足的问题;其次,专项拨款多用于基础建设或课题研究,不能解决高校运营的问题;另外,专项拨款的使用大多需要各类评估与论证,有些还要配套经费,所以不仅不能解决经费运行问题,反而会增加新的开支内容。由于日常开支不得使用专项拨款,使得专项较多的高校其专项拨款有大量结余。因此,专项经费虽然在账面上增加了学校的财政投入,但并不能解决学校最基本的正常运行需求问题,从而造成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结构性问题日益严重:定额拨款比例偏低、专项拨款比例过高,一些学校在专项拨款有大量结余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却在迅速增加。政府财政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这种结构性问题,造成了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有结余的假象,应该引起审计、财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3.国家对高校的各项工作要求缺乏相应的政策协调和投入保障

由于我国高校的各种管理制度的限定,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人员成本大都列入教育经费开支,即列入人才培养的成本。按照现行的财务制度,高校教职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支出都列支在教育经费内,而教师的实际精力却分别投入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有学者通过分析OECD国家高校财务危机与治理得出,高校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加、高校规模急剧扩张、政府对高校的资助相对减少是这些国家高校财务危机爆发的三大因素[7]。

上一篇:良心行为排除刑事可罚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社工介入方法在长者探访服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