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探析

时间:2022-09-04 12:53:34

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探析

摘 要: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的“我可能X了假Y”就不计其数。比如“我可能画了假重点”“我可能考了假试卷”“我可能交了个假男朋友”“我可能发了假微信”“我可能放了假假”“我可能是假人”,等等。文章结合相关语料,考察结构“我可能V了假Y”中的X、Y的语法性质,“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最后,探讨了结构“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及模因论。

关键词:构式义 动因 语用否定 反预期 模因论

引言

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的“我可能X了假Y”就不计其数。比如“我可能画了假重点”“我可能考了假试卷”“我可能交了个假男朋友”“我可能发了假微信”“我可能放了假假”“我可能是假人”,等等,笔者对于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流行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表示好奇,同时希望能分析出“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本文例句均出自微信公众号文章,笔者将结合相关语料,考察结构“我可能X了假Y”中的X、Y的语法性质,“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最后,探讨了结构“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及模因论。

一、“我可能X了假Y”来源

一句“我可能X了假Y”打响了2017网络流行语第一炮,此结构可用于和自己预期不一样的情况。“我可能X了假Y”的原型是“我可能喝了假酒”,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电竞圈玩反恐精英CSGO的“酒鬼们”,只要在游戏上发挥失例,就会吐槽自己喝了“假酒”,并痛斥“假酒害人”。另一个来源,是2016年底,在西伯利亚有人因为喜欢喝酒又没钱,假酒真喝,用含甲醇的沐浴露解馋致死。于是在我国网友为他们默哀的同时,“我可能喝了假酒”这句话也被广泛使用。而后在西安的一处景点,披着七彩外衣的假兵马俑被吐槽“我可能看到了假的兵马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X、Y的范围。但“我可能X了假Y”真正流行起来是高效期末考试期间出现的一系列表情包,比如“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进了假考场”“我可能背了假知识点”“我可能上了假课”“我可能复习了假的复习资料”“我可能了吃了假补品”,从怀疑现实生活到怀疑自己,产生“我可能是个假人”。至此“我可能X了假Y”传播迅速。

二、结构“我可能X了假Y”构式义

根据语料我们发现,结构“我可能X了假Y”中XY是动宾结构,X为动词,Y为名词,XY为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其他部分。结构“我可能X了假Y”有许多相关格式,其表达意义是一样的,比如“我X的可能是假Y”“我可能是假X”)部分Z料如下:

1.听说法、视听法等,为什么我给学生上课只知道一个语法翻译法?我可能学的是假教学法。

2.别人都说学对外汉语的人英语都不错,为什么我一开口,还是找不到单词,我学的可能是假英语。

3.上了这么长时间课,为什么一个外国留学生都没有见到,我上的可能是假学校。

4.学生问我可以说“开会”,却不能说“开会议”。然后我一脸懵逼,我学的可能是假《现代汉语》。

5.为什么怎么睡都睡不着?我可能睡了“假觉”。

6.为什么早上起不来?我可能定的是假闹钟。

7.为什么上大学什么都没学到?我可能上的是假大学。

8.为什么朋友圈没有人点赞?我可能交的是假好友。

9.为什么考试不过?我可能划了假重点。

10.为什么吃那么多还是饿?我可能吃了假饭。

11.为什么假期总是过得那么快?我可能休了假假。

12.为什么红包里只有一毛钱?我可能收到了假红包。

13.为什么另一半跟没有一样?我可能交了假男朋友。

14.为什么越减越肥?我可能吃了假减肥药。

15.为什么还不转运?我可能转的是假锦鲤。

根据上文所列语料,可以发现,面对一些我们无法用理由解释的尴尬寰骋约懊挥写锏皆て诘氖拢用“我可能X了假Y”自我调侃的表达方式,可将说话者无奈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能缓解尴尬气氛。“我可能X了假Y”是语用否定,否定包含普通否定和语用否定,普通否定是真值否定,语用否定并不是语义否定或真值否定,也就是说,它否定的不是句子的字面意义,它是对前语的不适宜进行否定。语用否定的否定对象和内容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语用否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比如对含意、预设、词语的风格色彩、语音或词汇的不适宜进行否定,等等,否定言谈焦点或视点的不同。”[1]“我可能X了假Y”这类否定也不是对真值的否定,而是由于说话人的观点不同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引起的。同时“我可能X了假Y”是反预期的一种表达。反预期信息可以细分为三种:A)偏离听话者预期;B)偏离说话者预期;C)偏离常理(吴福祥2004)[2],“我可能X了假Y”表达的反预期信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偏离说话者预期、一种是偏离常理。从客观角度来看,说话者上的并不是假大学、学的并不是假英语、上的并不是假学校,学的并不是假《现代汉语》、睡的并不是假觉、吃的并不是假饭、休的不是假假、收到的不是假红包、交的不是假男朋友、吃的不是假减肥药等,只是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而使用“我可能X了假Y”表达说话者对某种无法解释的现象的无奈之感。

简而言之,“我可能X了假Y”结构义是通过语用否定的方式,表达说话者对某种现象与预期不同或无法解释的无奈之感,同时包含自我调侃、缓解尴尬气氛的语用特点。

三、“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

诞生于20世纪中后期的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语言是一切文明传播的基础,一切传播媒体都是语言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3]。结构“我可能X了假Y”就是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笔者在下文对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流行的内外部动因进行探求,即“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自身特质、网络及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并从模因论角度分析“我可能X了假Y”。

(一)内外部动因

结构“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结构“我可能X了假Y”自身特质,及网络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结构“我可能X了假Y”被大家广泛使用与自身特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到遇到挫败、或者发生了一时难以接受、与预期相反的事,“我可能X了假Y”就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既是自我的调侃吐槽、也可缓解尴尬气氛,同时还把说话者的无奈、心酸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许多无法解答的困惑,可以说“我可能X了假Y”成为解释所有常理无法解释的问题的万能公式,故其自身的结构义为人们广泛使用提供了基础。

网络已逐渐变成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并且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已逐渐超越“W络空间”的使用范畴,悄悄地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空间。可以认为,网络作为流行语的发源地,满足了网民的标新立异与从众心理,也生动地印证了群众智慧与网络传播力对语言的作用和影响。网络具有及时、交互性的特点,很好地推动了“我可能X了假Y”的广泛而高效传播。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微博、微信、报刊等大众媒介也开始成为“我可能X了假Y”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并使其得到迅速传播并广为采用。很多主流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微信,从而吸引大量粉丝。故可以说网络及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是“我可能X了假Y”得到迅速传播的外部动因。

(二)模因论

何自然认为,经由人们模仿获得,进而使之相传的所有东西都有资格被认定为模因,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就蕴含在语言中。可以说模因具有复制性和传播性。但是发现语言模因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变异的情况,故语言模因还具有变异性。可以说“我可能X了假Y”就是对“我可能喝了假酒”的模仿,进而被广泛传播产生的,“我可能喝了假酒”是”我可能X了假Y”的模因,而“我X的可能是假Y”“我可能是假X”是在传播过程中结合不同语境产生的变体。

四、结语

本文主要考察结构“我可能X了假Y”中的X、Y的语法性质,概括出“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是通过语用否定的方式,表达说话者对某种现象与预期不同或无法解释的无奈之感,同时包含自我调侃、缓解尴尬气氛的语用特点。探讨了结构“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主要是其结构自身特质及网络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以及简单地从模因论角度分析了“我可能X了假Y”。

参考文献:

[1]盖丽娜.关于语用否定的语用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谷峰.汉语反预期标记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14,(8).

[3]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11):54-64.

(吴虹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234)

上一篇:论温庭筠词对中国古代典籍的化用 下一篇:构式语法视角下的“X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