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视角下的“X控”

时间:2022-10-28 09:37:41

构式语法视角下的“X控”

摘 要:近几年来,网络报刊频繁使用“大叔控”“萝莉控”“颜控”“苹果控”等各种控的词汇,使“X控”成为大众热力追捧的网络热词。文章采用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的相关思路从语义层面和形式层面来解释分析网络热词“X控”,并指出“X控”是当前流行社会文化中一种新式的对自我认知的投射,对当今社会语言的使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 认知语言学 转喻机制 “X控”

一、引言

近几年来,网络报刊频繁使用“大叔控”“萝莉控”“颜控”“苹果控”等各种控的词汇,使“X控”成为大众热力追捧的网络热词。“控”族词的高频使用使它具备了获得基本范畴词地位的倾向。这一语言词汇的产生和广泛使用受到了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很多学者对其构成及语义进行研究。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是把“控”看成一个附加式类后缀,语义为“相同或共同的”“一类人”。但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因为“X控”作为新词族出现有着较为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且不能简单地将其语义看成是“1个义类(控)×1个义象”(曹铁根 莫伟勇,2012)的简单组合,因为它的语义远远大过这个组合。构式语法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一种语法理论和适应几乎整个语言门类的研究方法和流派,20年代9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迅猛发展。构式语法和传统的形式语法,特别是转换生成语法相反,不强调人类具有的生成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重视语法的非规则性和特异性,在解释非常规句式和词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尝试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X控”的构式意义和结构做分析和总结,并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认知成因和转喻机制,同时指出当今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语义迁移和扩展,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X控”的构式语义

(一)“控”的原始语义与衍变

根据《汉语大辞典》解释,“控”含有“控制,节制,驾驭”之义。而当下流行语“X控”中的“控”则是借用了日语词汇音译而来的。该词最初来自于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con,日本人借用过来“コン”,按照日语语法形成了“某某控”,进行了语言景观的重构,最初出现在ACGN界(动漫游戏界),后来在网上大肆流行。笔者认为该词在借用到汉语中时,用“控”来构建这个新词汇,不仅仅达到了发音上的重合,更是在语义上借用了“控”本身的一部分含义并在实际应用中发生了语义重构和演变,即“偏爱或喜欢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偏爱”通过程度性而获得了某部分“控制”的属性。

汉语中也有表达相似含义的词汇,如“癖”表示强烈的偏好或喜欢,在形式上也可构成“X癖”的结构,比如“洁癖”“恋物癖”“异装癖”“娈童癖”等。但分析其后的语用效果和认知成因不难发现,该词多为贬义,含有一种病态或变态之意。比如萝莉控不会让喜欢的萝莉受伤害,而是加以保护;但恋童癖却会折磨乃至甚至杀死儿童。“X控”的使用多是中立的,没有批评贬低之意。如:

晒心情晒宠物晒训练生活 中国男篮个个都是微博控。(http://.cn)

中国男篮在艰苦紧张的训练比赛之余,利用微博来充当娱乐手段缓解心情,同时展现了他们生活中情趣和个性。“微博控”在这里为中性词,没有赞扬也没有贬低,只是从客观的角度概括了中国男篮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

(二)构式角度下“X控”语义生成及语义限制

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即有自身的意义和话语功能(Goldberg,2003)。根据Goldberg(2003)对其的定义,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便是一个构式。从这个角度上说构式的整个形式和意义(或功能)并非各个构成成分的形式和意义简单相加,构式本身承担了一部分的语义,脱离了该构式,其意义也会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不能根据构成成分推知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的全部。“X控”的意义不是简单的“控制某事物”或“由某事物所控制”。我们应把它看成一个形式和意义整体的配对体,它的构式中心意义是“很喜欢或偏爱某事物的一类人”。把它应用到具体的“X控”族词汇中进行语义分析,结果如下:

萝莉控:指的是比起对成年女性而言,更喜欢或偏爱未成年的少女的一类男性

腹黑控:意为对腹黑型的人有特别喜好的一类人

镜子控:很喜欢镜子或照镜子的一类人

此外,任何构式都具有某种语义限制,“X控”代表了当今社会群体共同的心理倾向,因而在语义上更多和当下新兴词汇相搭配,如“双马尾控、蝴蝶结控、格子控、御姐控、兽耳控、百合控、女王控、腹黑控、金发控、睡衣控、软妹控、天然呆控、红瞳控、吸血鬼控……”从这一系列的控,我们发现“X控”的人常常喜欢些让常人无法理解接受的非常规的另类东西并且这些东西都有着鲜明的流行文化印记。也有和常规事物搭配的例子如“眼镜控”“围巾控”“袜控”,表示对其喜爱程度超出常人,但此时这类事物已经远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它的某部分属性在“X控”构式下被突显出来,如“眼镜”原是为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东西,但进入“X控”构式后,它的装饰功能被突显出来而原有的使用功能被弱化,因此“眼镜控”的人指的是那些非常喜欢眼镜或对带眼镜的人特别喜欢的一类人。

三、“X控”的构式特征及限制

根据所搜集的语料调查显示,充当“X”成分最多的是名词短语,其次是动词短语,还有少量的形容词。下面分别“X控”的构式类型及限制进行具体分析:

(一)“NP控”构式分析

很多名词都可以进入该构式,包括专有名词如“豆瓣控”(很喜欢豆瓣网的一类人)、“正太控”(比起对成年男性,对少年抱有更大的一类人)、“女神控”(指对不真实存在或难以触及的女性具有极其爱慕的感情的一类男性),物质名词如“眼镜控”(非常喜欢眼镜或对带眼镜的人特别喜欢的一类人)、“制服控”(非常喜欢某种制服的一类人)、“围巾控”(对围巾有强烈的嗜好和喜欢,会不由自主地喜g同戴围巾的动漫形象、收集很多围巾的一类人),抽象名词如“民主控”(喜欢用民权来抗争的一类人)、“实力控”(喜欢以实力来取胜的一类人)。这些词以复音节词居多,单音节词较少。

(二)“VP控”构式分析

充当“X”成分的包括动宾短语(V+N)如“减肥控”(热衷于减肥的一类人)、“凹造型控”(喜欢把别人的眼球吸引到自己的造型上的一类人),双音节动词“收藏控”(热爱收藏各种东西的一类人)。

(三)“AP控”构式分析

进入该构式的形容词几乎都是双音节形容词,如“强大控”(喜欢动漫中能力强大的人的一类人),“傲娇控”(喜欢傲娇型异性的人),“对称控”(喜欢图形或画面形成对称轴结构的一类人)。

(四)“X控”的构式限制

除上述三大类,其它词类均不能进入该构式,如数量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虚词,等等。在上述三种类型的构式中,不论是NP,VP还是AP,以双音节词居多,更容易使“控”的重音凸显出来。此外,由于精简化是网络新兴词汇的特点之一,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组都具有高度概括性,往往用最少的字来表达,例如我们不会说“戴眼镜控”“收集围巾控”“玩微博控”,等等。

四、“X控”认知动因及转喻生成

在前文中提到,“控”的一部分语义被迁移到“X+控”中在不断使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语义转变。这种语义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它又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认知呢?根据认知语义学,一个事物具有多种属性,词语具有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词语的概念意义只反映其本质的主要属性,其他傩宰魑潜在的语义特征储存在语义中。在特定的语境下,某些潜在的属性被激活,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形成词语的联想意义(张再红,2009)。“X控”就是“控”的某些属性如控制,迁移到新词汇中,使其具备了“控制”的属性,同时结合使用语境,转变成“偏爱或喜欢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的人”的语义。分析它的隐喻机制发现该隐喻模式有四个构成要素:源域(控制或受控制);目标域(很喜欢某事物(的人));认知动因(社会新现象);映射结果即生成的联想含义(偏爱或喜欢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的一类人)。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出现的社会新现象投射到词汇上便促成了新词语的产生。正如吕世生(2011)所说,隐喻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机制,这一机制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下得以发挥作用。基于这个认识,我们需要探寻“X控”的语境来找出是何种文化模式催生了它及其受到人们普遍接受和追捧的原因。当某人说自己是某某控时,往往带有随意调侃的语气,承认自己对某事物很着迷,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实则在标榜自己的个性,成为社会自我认知的一种投射。当说别人是某某控时,其实是给某人加上了一个社会标签来加以区分。“X控”用来代替某某“癖”摆脱了病态和道德指认之感,用来代替“很偏爱某事物”保持了讳莫如深的神秘主义感,又符合语言经济化的原则。再联想到另一流行语“HOLD住”“HOLD不住”,“控”的表达更能突显人们这种对某事物极度喜欢达到了“HOLD不住”的程度。“X控”要宣扬的态度是人人都有偏好,没有偏好就没有个性。

五、结语

“X控”作为网络新兴词汇不断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迁变成为一个颇具特点的词汇,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分析它的构式特征和语义限制,探索了背后的认知成因和转喻生成。“X控”这一词汇不断和新的社会现象及新词结合使用,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当今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语义迁移和扩展,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语言学者,应予以重视并进行细致分析以找出共同规律丰富汉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吴海波译,Adele E. Goldberg (1995).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高航,张凤.词类的构式语法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3]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2).

[4]曹铁根,莫伟勇.网络新词语“X控”语义解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吕世生.从概念意义到文化语义:汉语新词语英译的隐喻认知模式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

(姜艳红 陕西西安 西安体育学院人文系 710068;陕西西安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4)

上一篇: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探析 下一篇:浅析写景散文中画面与深意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