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

时间:2022-09-03 08:16:03

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

摘要: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本文从利用生活事例学习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二个方面进行论述,理论联系实际,课例鲜明,层次清楚。

关键词:生活事例;实践操作;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91-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如何在孩子们的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呢?如何在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呢?我认为应该走一条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数学之路。

是的,只有数学不再板起脸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才会学懂数学。

1.生活离不开数学 利用生活事例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1 结合生活事例,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在教“减法的性质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午放学,小明的妈妈给了10元钱去买东西,买洗衣粉3.8元,买牙膏3.2元,请帮小明算算,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于是同学们就开始在练习本上算了起来,有的汇报:用10元减去买洗衣粉的钱,再减去买牙膏的钱,最后剩3元,列式为10-3.8-3.2=3(元)。有的说我是这样想的:先把买洗衣粉和买牙膏的钱加起来一共是7元,再用10元减去,也是3元,而且要好算些。列式为10-(3.8+3.2)=3(元),然后教师再引导进行比较,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该知识。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会让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1.2 通过实践操作,发现知识,学习数学。如在教“圆的周长”时先让每位学生找一个圆,测出它的直径和周长,再用周长除以直径,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有什么规律?学生很容易发现商都在3左右,这时老师再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并依据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1.3 依托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例如:在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时,就拿来了学生熟悉的各种包装盒进行教学:推导出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在巩固练习时,分别让学生量出各自带来的纸盒的长、宽、高,然后算出纸盒的表面积。在拓展时,就以给教室墙壁或自己的房间涂涂料为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地面是不用涂的,门窗的面积也要去掉。这样使学生感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2.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1 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在学习了周长、面积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一步的长度进行估测、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甚至将学生带出教室到校园里测量操场、教学楼的地基、花园等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以此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周长面积公式的应用,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学习了比例知识后运用同时同地影长和实物成正比例的知识测量较高建筑物的长度等。学习了体积知识后,让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适用性,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2.2 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优化的思想是生活中最实用的知识,比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商店的立白洗衣粉有三种包装,⑴0.2千克每袋1.8元;⑵0.45千克每袋3.8元;⑶1.5千克每袋12元。你认为买哪一种最合算,为什么?再如学习了一般较复杂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年级⑴班50名同学租车旅游,每辆大车坐12人,租价100元,每辆小车坐8人,租价80元,要求每辆车都坐满,你能设计几种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之,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打破数学教材的狭隘框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上一篇:中学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育应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