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应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体

时间:2022-10-06 06:48:09

初中物理教育应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体

摘要:在探究式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13-01

1.探究式教学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除了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教学质量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煮饭时冒出的“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又如:在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以下有关资料:酸雨的危害的实例,大气污染的程度数据,家庭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我们常平空气污染的来源,近几年政府的努力有哪些改善措施,你将来对净化我们的大气有何建议等。随后,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形式多样的调查。形式可以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环保部门了解情况、实验演示、实地调查测试、问卷调查等。在调查中,我会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性成果进行总结,写成报告或论文,并安排课时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此时,对正确的结论教师予以肯定,对有争议的论点加以解释。通过这样的调查探究,使学生利用自己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了解和解决一些社会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2.开展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依据

2.1 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重视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习的性质由单一接受性逐渐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切都有赖于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性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课堂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

2.2 使用新大纲新教材教学的要求。大纲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合适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大纲、新教材重视探究性学习的教育功能,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一般性科学探究的形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探究性教学,营造开放性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性的机械式学习向主动探索性的发现式学习转变,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中,重视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相结合。可以从三个方面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一方面,学生可以考虑从互联网上寻找信息和资料为自己手头的探究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某些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三,现在,我国的许多网站中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注册,选择探究课题,申请指导教师,在开展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随时通过互联网记录下自己的进展情况,由网站安排的指导教师(如专职人员、志愿者)随时对学生的探究计划和行动进行质询和指导。如优异研究院、大眼睛科技教育网等都是这样把探究式学习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的真正体现互动学习的良好尝试。这样的尝试,有利于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投身于探究式学习之中"这一理想的实现。实现了传统学习模式向现代学习模式的转变。

4.运用探究式教学,进一步加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物理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基本上是从物理事实中分析总结得来的。教学时要坚决废止注入式,运用探究式,积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进行概括、理解、掌握和应用。采用注入式教学,容易误导学生由于对概念和规律一知半解在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理解不透彻,记忆也就不牢固,更谈不上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往往容易过早出现两极分化而"掉队",其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从近年中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中考中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基础题有许多同学得分率甚低,显得基础知识薄弱,这与我们倾向注入式教学不无关系。因此要优化课堂结构,运用探究式教学,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特别是对这些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