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途径

时间:2022-10-17 03:58:09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途径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感知数学应用价值,认识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操作的思路和方法,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强化数学应用意识的评价,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69-01

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心理倾向性。也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只有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在运用过程中把知识转化成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

1.认识数学价值,激发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重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感知数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让学生深切地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章章反映生活。开展生活情境下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关注数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2.指导操作方法,培养应用技能

新课程通过“生活情境——发现问题——建立模型——应用和拓展”的思路,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发展数学素质。在生活文化背景下使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和处理信息,解释和解决问题。经历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反思反馈。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比如猜测、作图、举例、验证、分类、推理等操作实践活动,知道在操作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获取信息,基本方法--分析和处理信息。在操作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应用的策略,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3.拓展实践空间,提供应用机会

一是拓展课堂实践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我感受自主探究的趣味;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共同交流相互讨论,共同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二是拓展课外实践的空间,设计数学小调查、信息资料欣赏、参观访问、数学游戏等作业,通过读、写、听、说、做等活动加强数学交流,体验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接受、转化、应用等情感,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发展自我的机会。

4.加强学习评价,强化应用意识

一是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弘扬顽强拼搏的探索精神,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关注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的得失,辩证分析与评价,失败是成功的先导,成功是失败的总结,反思失败的教训,总结失败的经验,享受失败背后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路,指导学生的操作方法,张扬个性,发展特长。二是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启迪学生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相信学生能力,珍惜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评价让学生真正享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快乐,体验应用数学的成就感,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初探 下一篇:中学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