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9-03 04:19:43

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被视为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其中最为关键、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德育;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新课标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

因此,随着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德育教师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之中。那么,在德育课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只要我们学生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适度的情绪和充分的理智,我们就认为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所以我们在德育课教学中,要不断地加强科学的“三观”教育,让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在实际生活中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面对他人的批评和赞扬,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批评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同时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

二、创设良好心理健康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师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纽带,而且它本身就能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为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健康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做到允许学生来动摇自己的“权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并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让学生对你有亲近感,使学生体验到活动是有趣的,受教育是快乐的,发展是愉快的,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氛围,让思维得到内化,让潜能得到发展,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安全、自由营造良好氛围。

三、化解学生心理健康困扰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并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学思想政治课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点,但教学中一闪而过甚至忽略不教或让学生自己阅读的现象却不少,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正确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确抑制性冲动,就容易发生问题,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学科内容特点,改进教学的策略方法,使学生愉快地、兴趣盎然地学习。成功和失败不仅是反映学习成果的信息,而且还可能对后续学习的动机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失败,进而不断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把预习或思考后得到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自学的成果。对能够给出正确结果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通过思考但解答中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先肯定他们解答中的正确之处,而不要轻易地让学生马上坐下;对于学生中新颖、简洁的解法,可以用“老师还没有想到这种解法”等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

五、扮演好心理辅导员角色

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们素质要求的需要。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所以德育课教师有义务充当“心理辅导员”,熟练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以平等的身份亲近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做他们的知己与朋友,让学生打开心扉,倾吐心声,从而使学生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发和松弛。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人格,对心理健康有偏差的学生决不能一味指责,努力寻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倾听、多表扬、多肯定,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维护心理健康。同时,我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通过学习、自省、立志和实践等方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自身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

总之,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政治教师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润州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内分泌、呼吸、运动系统的影... 下一篇: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