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与辽宁形象塑造研究

时间:2022-09-02 12:11:53

媒介文化与辽宁形象塑造研究

〔摘要〕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即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关键词〕媒介文化;辽宁形象;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F127;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10085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GDP增速急剧下滑,2015年上半年,辽宁GDP增速为26%,排名垫底;黑龙江GDP增速为51%,排名倒数第三;吉林GDP增速为61%,排名倒数第四。东北地区经济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危险。长期以来,拉动东北地区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60%,财政收入中房地产贡献比例独大。这种缺乏文化与社会综合进步、严重依赖传统工业和初级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工业一柱擎天,产业结构单一”的尴尬局面,昔日的经济重省因缺乏自主创新和增长活力而在转型中渐渐迷失方向。2015年,半年内两度到东北地区调研,全面辩证地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得失,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代表一直以粗犷、浑厚的工业文化形象为世人所知。随着消费文化的迅速拓展和产业升级压力的步步紧逼,辽宁往昔的媒介形象已经不适应当今现实,而既有形象反过来更加固化了外界对辽宁的片面认知,限制了辽宁的创新活力和优质经济增长点的引进挖掘。尽管辽宁历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树立起独立的文化品牌,但却因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代而呈现滞后的态势。辽宁形象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有太多工业化起步时期的背影,历史因素固然增加了“共和国长子”的凝重与光耀,同时也使辽宁背上了太多特定制度与文化的包袱。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并从媒介文化与品牌学视角重塑辽宁形象、助推辽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曾给出了媒介的定义,“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他强调,一种传播工具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是由新的标准尺度造成,它通过意识形态的延伸或新科技引进到生活中。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文化工业的发展导致传播工具塑造、控制了人类思维及活动的尺度与形式。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技术一方面侵蚀了艺术创造的本真性,另一方面却以新体制为艺术复兴提供了时代机遇。作为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文化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悄然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尤其是对“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当下中国而言,地域间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区都在大力营造和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得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增强自身的经济竞争力和文化凝聚力,这些固然与特定地域的信任体系建设紧密相关,更与其媒介形象塑造密不可分。媒介文化因其传播速度快、舆论效应大、带动产业广、与经济关联密切,理所应当地成为地域形象确立的首要选项。但相关研究的不足也成为本文着手的难点所在:第一,目前国内的媒介文化研究基本停留在宏观层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明显;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思想诉求和行动向导,人们对媒介文化的风向标作用认识不够深入;第三,媒介文化对地域形象的“软包装”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其他学科类似,尽管媒介文化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欧美地区首先兴起,其学术脉络都已经非常成熟,但中国媒介文化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以国外成果的汇集和翻译居多,并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和套路,国外理论成果与中国客观实践的融合问题突出。只有吸纳国外优秀的媒介文化研究成果,立足于本土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自身的问题。

笔者认为,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媒介文化牵引下的文化品牌塑造,是对特定文化载体的高度抽象表达,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能够将文化现象中包含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味和情感诉求等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文化品牌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文化消费者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形成潜在的文化认知。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文艺产品对人民价值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媒介文化对辽宁形象塑造的作用,为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辽宁的媒介文化、创造辽宁新文化品牌、塑造辽宁新形象提供理论基础,为辽宁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从文化品牌学的视角探索辽宁的电视形象塑造

媒介形象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属性和社会化拓展,在参与辽宁形象构建、打造软实力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其特殊作用。形象需要主动塑造,辽宁形象过去被片面地解读和误读为“清宫、工厂、二人转”,这正是缺乏主动进行形象塑造所导致。因此,如何解读辽宁,重塑辽宁形象、不仅要展现真实的辽宁风貌,还要注重利用媒介形式重讲辽宁故事,形成文化意义上的辽宁品牌。“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在英语中brand的意思是指古时烙在犯人身上的印记。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品牌是得到市场检验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而从感知的角度,中外学者在学理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奥格威指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3]。韩光军认为,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等要素构成[3]。营销学家莱威认为,品牌不仅是用以区别不同制造商品的标签,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特征,最后的结果是变成商品的公众形象、名声或个性。品牌中的这些特征比产品中的技术因素显得更为重要[3]。

综合上述学者对品牌的认知,笔者认为品牌是感知、传播和文化的综合体。感知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直观感受,感知通过传播过程实现,文化则来源于品牌的内涵。所谓文化品牌,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有独特标记的产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心理情感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各类品牌内在价值的考量,同时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政治信任度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电视媒介是塑造辽宁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辽宁卫视多年来立足于本省文化土壤,培育了自己的品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赵本山小品席卷大江南北,成为辽宁卫视的一张名片。对待这一经典文化现象,必须从深层次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这一要素被引入经济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无疑于一场洗礼,由阶级革命和工业化建设宏大叙事带来的集体主义观念被致富和消费大潮剧烈冲刷,人们潜藏的欲望被激发,失去了往日安宁和谐的心灵平衡,进而直接带来大众审美文化向世俗化方向剧烈转变。形而上的充满政治激情的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被一种形而下的实用主义和现世主义所取代,富裕光荣、享乐无罪的逻辑在唤起乡土社会休闲文化的同时,又把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带入了中国。喜剧和逗乐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来说,逗乐是一个基本目标,这个目标成为文艺过程的游戏规则。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找乐是文化消费的基本模式。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逗乐感正好和中国的文化形态发展步伐相吻合。辽宁方言具有质朴、实在、粗犷、诙谐、幽默和俏皮等特点,再加上辽宁人朴实爽快的性格特征,被赵本山加工成小品语体,并将其用到小品舞台上就会使人感到因为实在而幽默,因为质朴而诙谐,因为质感而亲切,能最大限度的再现生活、表现生活和贴近生活,使观众领略到浓郁的原汁原味的东北乡土气息,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乡音,消解了人们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辽宁卫视的诸多节目,《完美告白》、《欢乐集结号》和《老梁观世界》等,其内涵都具有辽宁文化的底色和赵本山小品的影子,如设包袱、讲故事、顺口溜和俏皮嗑等。但在媒介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文化形态在不断地转换,观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出现了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文化产品不断地创新和改造。此外,地方卫视频道繁多,播出的内容重复雷同,大部分是电视剧、综艺和新闻三大块节目。全国各大地方卫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冲破这种困局,各地方卫视都在积极探索。辽宁卫视应该积极进行战略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横向联合,扩大民间融资,开放发展思路。改革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开阔视野,寻找市场发展空间,创造自己独有的品牌栏目。在特色经营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节目进行升级改造,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吸纳国内外优秀节目板块的优势,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辽宁卫视是辽宁形象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辽宁卫视经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辽宁形象的塑造,重视和打造辽宁卫视优秀的电视品牌栏目对于塑造辽宁形象至关重要。

三、从文学视角探索辽宁形象的塑造

除了以电视文艺为代表的立体影像媒介之外,以文学创作为代表的二维平面媒介的文化传播也是凸显地域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社会性作为文学的本质特征使其只有被传播才有生命。在现代社会中,文学最初以纸质媒介的形式出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学的传播方式已呈现出立体化的多元态势。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文学也承担着区域文化的记录和塑像功能。

第一,文学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写作对象的艺术刻画,将作者的丰富感情、深邃思想注入读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在符号交联和艺术对话中产生审美,这其中包括文学在传播中体现的价值、规范和结构三者的各自整合功能。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是传播的最大障碍。而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正是使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越过并打破特定文化的界限,以优美的文字符号在社会心理上消弭了文化差异造成的排斥感。在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对读者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而媒体文化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场面则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身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4]。因此,文学作为传媒的一种手段对大众内心的导向和制造作用也不可忽视。以辽宁工业题材文学为例,辽宁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共和国的长子”,代表性地域文学创作始终和辽宁形象相伴随,诸如:草明的《原动力》(1949年)、《火车头》(1950年),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1950年),萧军的《五月的矿山》(1952年),艾芜的《百炼成钢》(1957年)和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1965年)等,这些作品如今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再现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历史,叙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群众恢复工业生产和建设现代工业的过程,描写了解放了的中国工人群众的社会地位、心理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传递和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价值取向。新时期辽宁的文学精品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使辽宁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坛发声力度有限,从而弱化了其对辽宁形象的建构和丰富作用。

第二,文学产品的经济影响力。文学作品纳入传播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必然具备文化产品的特性和传媒的特征。就传媒经济学视角观之,传媒是一个将各种资源转化为信息商品的组织,传媒营销的目的就是利用有效的资源整合,在资本与政策的双重引导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它通过对信息内容的组织和传播获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而注意力的规模决定了传媒品牌在多大层面上为受众所关注,从而形成了一种形塑受众偏好的话语权。2012年,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国书店莫言的作品几乎售罄,其家乡旧居也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小说中的原型高密东北乡,成为当地著名文化旅游品牌。文学的价值在传媒的推动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传媒经济就是一种影响力经济,传媒经营的本质就是如何发现、开发和经营影响力的资源。辽宁拥有大量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但由于对文学产品传媒价值重视不够,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遑论探索其蕴涵的经济价值。鞍山作家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经过评书演说家单田芳的解说更是家喻户晓,辽宁可以利用这类文学产品的影响力,与老工业基地遗产的改造相结合,为工业基地增加文化附加值,一方面铭记历史,另一方面又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以多元的投资创意,为改变辽宁发展格局单一化、经济发展迟钝化的局面注入文化活力,树立典范。

文学创作还应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文学创作活动更接地气,加强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实际联系。在这方面,大连在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建于2014年10月11日的大连作家森林,是由大连市“打造文化大连”组织委员会批准,在大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各市地县委宣传部结合各地实际运营发展起来的,是作家们深入生活接触人民的有力载体。在大连创建了“一林多谷”的模式,有作家森林、希望谷、南山谷、响水谷、红崖谷和明珠谷等。在此基础上,大连市新华书店结合自身特点创建了大连作家森林的“下午茶”“24小时书吧”“本土作家新闻会”等品牌,另外,希望谷的“大众写作”,南山谷的“文学沙龙”,明珠谷的“大众讲坛”等,各具特色,拓展了大连作家森林的功能和特色,为大连市民奉献了一场场文学盛宴。大连作家森林项目为提升大连的软实力贡献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一致肯定,并派出调研组实地考察。脱离了人民的生活,文化就是一纸空文,文学亦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如果抛弃了对本区域的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视,并任由其边缘化而不加重视,辽宁形象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必将受到削弱。

四、辽宁形象塑造的困境和出路

辽宁形象属于地域形象。地域形象是指某一地域公众对地域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由地域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是这种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符号化表达。地域形象的塑造分为“自塑”与“他塑”两类。“自塑”指该地域自身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本区域形象的判断与评价,“他塑”指其他国家或区域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该区域的判断与评价。上文重点分析了辽宁媒体自塑和主动塑造的辽宁形象。就“自塑”而言,以文化品牌学和文学视角得出了辽宁人朴实、幽默、健谈、向上、勤劳、肯干和政治觉悟高的精神面貌,但这并非辽宁形象的全部。

(一)媒体视域中的辽宁形象

从“他塑”的角度,根据胡惠林和王婧主编的《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内涵指数体系九个要素的排名及位次差归纳》,辽宁的内涵指数排名第13位,文化资源丰富程度排名第17位,重点文化行业排名第12位,文化产业融合排名第10位,文化企业主体排名第12位,文化市场体系排名11位,对外文化贸易排名第14位,文化产业政策排名第24位,文化创新能力排名第13位,社会经济基础排名第9位。排名最靠前的指数是社会经济基础,这说明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可观,排名最靠后的是文化产业政策,说明政府方面对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辽宁整体的文化发展指标处在全国的中下游。如果把文化视为确立地域形象的一个重要“软实力”标尺,通过文化指标的内在张力,可以看出辽宁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和发展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节点。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报告作为对各个区域整体文化形象的归纳和总结,可见在“他塑”的视域内,辽宁形象的被关注度还处在中等水平。更严重的是,与“量的不足”随行而来的是“质的缺陷”,“他塑”中的辽宁负面形象也屡见不鲜。

2003年《凤凰周刊》记者蓝艺撰写了一篇文章《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其中不无痛惜地写道:“东北人不知道什么叫力量,表面彪悍自尊,实际胆小自卑,正常的人际关系被含糊的义气取代,肉体的懒惰导致了精神的畸形……东北人要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自己。”[5]这位记者对东北印象的描述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东北的看法。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讨论东北人的声音越来越多。在这些声音中,如何对东北地域文化特征进行理性地思考,有科学客观的分析,也有把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归咎于东北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延伸开来就是霸道、无理。2014年8月20日,陕西《华商报》两名记者在采访西安市长安区夏威夷水上王国与大学生工资纠纷一事时,遭到涉事水上乐园保安抢夺采访设备及围攻。20日晚,几名自称是夏威夷水上王国工作人员的人,驾驶一辆车牌号为辽K78F99的黑色轿车,一度将位于西安市含光北路的华商报社大门堵住。随后,该水上乐园项目涉及占用农田,未批先建等多项违法事项被曝光。该事件经上海澎湃新闻、凤凰网等媒体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其中,堵报社门的辽K78F99黑色轿车也成为网络关注焦点之一,并被不少网友直指“抹黑辽宁人形象”。全国媒体关注记者被打、轿车堵门事件在《华商报》刊出记者采访被打消息后,全国媒体人对此非常关注,在媒体的渲染、网民的“围观”下,个体行为的偏差导致辽宁人的整体形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既然辽宁形象的“自塑”和“他塑”存在着一定偏差,那么,如何通过媒体去塑造和构建新的辽宁形象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辽宁经济发展迟滞的现实已经通过媒体传播到国内外的各个角落,辽宁媒体如何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并使两者紧密结合,甚至成为改革号角的先声,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以空喊口号、华而不实、僵化保守的形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进而为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辽宁要发展,要进步,需要一个开放、创新、文明的辽宁形象。

(二)辽宁形象愿景展望

1加强政府引领,构建文明辽宁

地域形象塑造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三方面的力量。具体来说,公众是地域形象塑造的执行者,这一群体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言谈举止等直接影响地域形象的塑造,把文明的理念纳入到市、区、乡镇和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实现文明教育全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地域形象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战略决策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都能体现出区域文化的内涵。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和规约,促使企业确立正确的义利观,突出文明的影响力。在这三者中,政府是地域形象塑造和制度构造的提供者,也是地域形象塑造的主要推动者和监督者,在整个地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2015年9月1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了夏季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国务院总理做了《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的特别致辞,回答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疑问,全世界各个媒体齐聚大连纷纷加以报道,大连和达沃斯经济论坛一起被媒体传播到全球各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的活动成为媒体的焦点、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政府代表地方通过媒体直接信息,通过组织设置议程影响大众传播,引导外界对辽宁整体印象的形塑。因此,政府方面必须把地域形象的塑造提上议程,主动参与引导地域形象的构造。

2凸显创新理念,打造创新辽宁

国务院总理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面、可及性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在这方面,也要靠结构性改革。政府不唱‘独角戏’,鼓励社会资本、外商投资一起干” [6]。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的内容清新,创新的事例喜人。总理还特别提到大连的创客公司,这个仅有10名员工的公司,用了两年时间,利用互联网平台吸引了28万注册用户,开发了近百个创客产品,展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希望。辽宁不缺少活力,不缺少人才,只要抓住时机,营造创新的环境,完善创新的机制,全面、立体地规划未来近期、长期的创新规划,通过市场激励、政府推动、百姓追随,辽宁的工业转型升级方能自生和引进活水,辽宁的创新形象方能在媒体“自塑”和“他塑”的双重视野中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3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域形象的构建。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中国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传统文化和政治规范更加要求中国及其地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首要考量不应在直接消费利润多少,而是要建立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一切文化关系的合理精神秩序中。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园区实践来看,最普遍的就是对工业文明遗产的再利用,通过寻找新的历史进步方法与动力,重建人与文明的相互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政策,文化产业规划不仅应具有最大和最持久的约束力,还应该拥有切实的可执行性。发展文化产业并非追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少而精。这是因为文化产品的质量必须经过社会效益和文化市场的双重检验,从而体现其价值。辽宁是有特色历史文化的地域,应该把挖掘辽宁特色文化和辽宁形象塑造融合起来,使辽宁文化的潜在价值与现代先进的科技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唯此产品才会在商品同质化的时代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鉴于地域形象是社会公众长期积淀下来的稳定印象和整体评价,故而一经形成即具有相对独立性进而固态化的倾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对地域整体形象构建注入流动性和立体感,主要体现在:以文化企业发展带动品牌效应,树立地域经济形象;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提升文化氛围,树立地域文化形象;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社会环境优化,树立地域环境形象。良好的地域形象对于地域文化品牌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一定的产业优势作为基础,以产业品牌优势带动整个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战略高度的地域品牌文化。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企业并未对其品牌文化价值予以深入挖掘,以至于在大连召开的第九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美国安可顾问有限公司全球总裁郭兰诗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不能忽视,就是跟其他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品牌和自身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更注重投资回报率。当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他们首先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这样让当地消费者或当地合作伙伴信任,只有建立这样的信任,他们才能够尊重你的品牌,才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7]品牌可以带来信任、尊重和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企业品牌文化的蓬勃发展,是发展辽宁经济、塑造辽宁形象的开拓性创新路径。

媒介文化是一种是依照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加以组织的产业文化,其目标在于庞大的受众,因而它必须回应当代的主旋律,是极为时事化的,它为当代社会生活提供种种写照[4]。当这些写照的片段经过充分地转化和升华,就会为经济观念的准备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提供支撑,从而赋予经济和社会转型以“文化合法性”的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见于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论述,见于政治经济学家李斯特对“精神资本”的推崇,更见于自古以来的中外实践。晋商、徽商在近代的兴衰,当下吴越文化对江浙民营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推动,都是历史镜鉴。当下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有其自身痼疾,但完全可以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下走出困境,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确证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坐标,而这一过程也将是现代经济和社会观念扎根于本地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现代经济增长必须依赖某种特定经济观念的普遍化和稳定化方能发生和持续[8],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辽宁更应该秉承历史文化传统,在地域管理中开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掘利用媒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使之为辽宁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为塑造新的辽宁形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9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015/c87423-27699235html,2015-10-15

[3]王钧,刘琴文化品牌传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5-36

[4]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

[5]蓝艺振兴东北 先震东北人[J]百姓,2003,(11):8-10

[6]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特别致辞[N]新商报,2015-09-11

[7]郭兰诗在品牌和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N]新商报,2015-09-11

[8]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入环节的优化 下一篇: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