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之初学色彩“三步走”

时间:2022-09-01 08:30:03

高效学习之初学色彩“三步走”

摘 要:色彩是高中美术专业教学基本内容之一,我校专业分科设立在高一的下学期,学习时间短,而且很多学生都是零基础,学生即要学习普通高中文化知识,又要学习术科,因此,注重教学高效性是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的是初学者学习色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初学色彩,解决色调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全文结构分三步走:第一步,深入浅出的,有筛选性的了解色彩基础理论知识、色彩规律、色彩关系。通过色环关系学会调色,分析色调以及色调情感,提高学生的色彩素养。第二步,运用小色稿训练学生整体组织色调表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静物摆放,设计色调关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步,通过递进式的背临法使学生对色调的理解更加到位。

关键词:色彩;初学者;高效学习;色彩理论;小色稿

一、色彩高效学习第一步:认识色彩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理论知识很重要,色彩教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其色彩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脉络分明,在西方艺术世界中将色彩和光、影等自然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从公元前第六世纪直到十七世纪,经历了多位科学家。十七世纪末,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的白光分解成扇形的不同颜色的波长,“光谱”出现。[1]牛顿把光谱的颜色定义为紫、靛,蓝、绿、黄、橙、红。这七种颜色被利用在光谱普及教育中利用彩虹中颜色出现的顺序结合解析。这是我们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学过的。然而对这样的色彩关系的了解在高中色彩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用的。我们所描绘的真实世界和对物体写生时由于各种外在的因素相互影响而使色彩变得很复杂。初学色彩的学生在没有经过色彩理论指导和缺少色彩绘画实践经验的情况下,看到五颜六色的颜料盒时变得即激动又迷茫,他们在学习中往往不知如何处理色彩关系。如何把对色彩“白纸”般认识的学生快速领入门,色彩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就变的尤为重要。

(一)认识色环学会调色

通过色环认识色彩关系

在复杂的色彩世界里,学生要想学习如何调色首先要学会色彩语言,“语言在色彩教学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若是你懂得使用色彩的词汇,单纯这一点,在观察、辨识和调配色彩上,便大有帮助。”[2]

很多初学者不单不会调颜色,就连颜色的名字都很难说明白,更不用说可以辨别颜色了。我们通过牛顿色环认识色彩、并记忆色彩的名字,再分辨颜色,从而达到把看到的色彩调配出来。(图略)

三原色:红、黄、蓝(三原色)

间色:橙、绿、紫(三原色任意两个颜色相加)

复色: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任意两个间色和原色相加)

补色关系:我们要求学生记住几对很明显的补色关系,红色对绿色;黄色对紫色;蓝色对橙色。从色环中看到相对的两个颜色是互补的颜色,两个互补颜色相加,颜色就会变灰,变浊。但如果两个颜色的比例用的好,就会出现饱和度很高的灰色。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绘画的颜料跟光是不一样的,光是多种颜色相加就成白的,而颜料多种颜色相加会变黑色。所以我们在运用补色来调色最好用可以直接调好的颜料,尽量避免四五种颜色混搭一起。不然颜色太脏太灰,就要重新调过。

同学们通过这样的练习很快知道色环外圈的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用三原色调配出来。

当然,我们绘画单纯了解色环还不够,一个立体的色彩关系里面,除了色相以外还包括明度和彩度。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关系调出所要的颜色。地球上的一切色彩都可以用这三项来辨识。

例:橄榄绿偏黄的反光布(图略)

我们要调出这种颜色,首先要判定它的基本来源(色环里中的一个)亦即它的色相。其次是判断它的明度,亦即颜色的明暗。最后是判断它的彩度(饱和度),亦即颜色的纯度高低。

这颜色来源色环中的黄绿,因为颜色偏黄(因为这颜色带有一些橄榄绿的感觉,所以黄色要用土黄色去调配),先加入白色,让它变浅,再加入红紫让它变浊,变灰,然后我们再加入些柠檬黄让色彩还原鲜活些。

(二)让色彩变浅,变浊的方法

对于明度、饱和度的认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如何把颜色变深变浅的过程来学习。变浅,初学者喜欢加白,让颜色的明度变浅,但颜料干透后色彩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这时候我们可以再次拿出色环配合老师示范讲解。

因为蓝绿里面有蓝+黄+蓝,所以让色彩恢复活力,加入黄色让色彩恢复鲜活度,看上去颜色也会变浅。另外,如果加入白色后感觉颜色不够活力,同样可以加入些黄色的方法,让颜色变色的明亮些,但颜色的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加量。同样的要让颜色变浊,变灰、浅灰,加入他的补色。我们常认为变浊变灰的方法加入补色比加黑的效果好。

(三)认识色调

色调指的是画幅给人总的色彩感觉,也就是大的色彩效果。我们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等几个方面来定义一幅作品的色调。还有一种定义方法是,如果一幅的明暗对比很强烈,就叫长调子,如果明暗对比较弱,就叫短调子。介于二者之间叫灰调子。色调还依赖其他诸如明度、色相等因素而形成。不同的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的饱和度形成不同气氛,也是色调总体感觉。色调是一张画的灵魂,组织不同的色调透露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和趣味。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创作的二十几幅《鲁昂大教堂》[3],(其中最有名一幅)是非常经典的例子。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光的变化引起色彩的改变,教堂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画家注意捕捉每一瞬间表面色彩之幻影与长久不变的形体结构的对比关系,画面几个色调之间有主有次,并和谐的统一于整体色调中。其亮面以暖黄色调为主调,暗面为天蓝色调及亮地暖色影响形成另种带暖的辅调。两个调子相互对比,又相互衬托,相互影响有相互渗透。

我们都说色彩是有情感性,那么一副作品不同的色调给我们又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大部分认识色调的四个维度,色调变化可以伸展到八个维度。只要在练习中熟练把握这八个维度,画面的色彩氛围就能得心应手的表达。

二、色彩高效学习第二步:色调训练

(一)小色稿训练法

小色稿训练之初主要让学生区分小色稿跟长期练习的区别。小色稿因为画幅小、时间短,所以没办法面面俱到。舍弃细节、注重色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强调用中号或大号的笔作画,这是小色稿基本原则。而长期作业除要照顾到大的色彩关系之外还要强调从素描关系到色彩关系,画面呈现一种井然有序的层次。而小色稿只集中精力色彩统一和大关系的完整性。

(二)变调练习

1.在原有静物的基础上改变布的冷暖让学生感受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大环境下色彩情感,也可以改变色光关系,要求学生更加主动的表现物像,调动我们潜在的色彩感悟力、想象力。

2.互补色对调练习法

因为色彩基础理论课学过一定的色彩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会贯通于每个环节,我们在原有的静物,对照第一张小色稿写生练习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主观的进行画面色彩互补色对调练习。利用填色的技巧,把画面每一块色转换成相同明度相同彩度的互补色。同时把立体色彩关系中明度关系,彩度关系,也能更好的消化对互补色概念的理解。

3.中性色练习法

静物色彩组织主要以中性色(黑白灰)的色彩关系组合。布要靠近灰色系列或白色系列的,主物体色彩彩度、明度接近中级。对学生来说这组难度较大,主要困难在调色和色彩明度和彩度的分辨,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出现灰脏的效果。

(三)自由组合静物

霍林姆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设计中,设法让学生活动起来,去结合已知的知识进一步去探究消化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设计法适合学生色彩学习的每个阶段的参与。学生在这环节学习中整个精神状态都表现很兴奋活跃。

三、色彩高效学习第三步:背临记忆训练

目前的有些地方院校美术高考试题出现半写生半默写的方向,这对学生的造型能力、记忆能力和全局控制能力要求更高。我认为学生在开始学习色彩就要有意识的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背临:是一种临摹后再默写色彩关系的方法。这方法并不是很创新的方法,但如何做到精致,计划教学很重要。因为初学者对色彩关系的把握并没有胸有成竹,即使临摹了也不一定能够马上把完整的画面默写出来。所以,从重要的色调入手是关键。开始不能要求过多的细节,要注意大关系,大色感,大冷暖关系,基本的形体感。通过记忆储存色彩感觉,这种临摹后再默写的方式是能够快速提高学生色彩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高效的色彩学习,一定要牢牢把握理论知识的做基底,当下每年的美术高考时间提早,学生学习文化、专业压力大,能帮助学生找到一条好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视觉艺术思维能力,对初学色彩的同学提高色彩学习的效率至关重要,高效的色彩教学,做到主动,自主,探究等科学的学习过程,高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学之路很长,因为时代不断变迁,我们的研究之路还要继续。

参考文献:

[1] 牛顿《光学》,周岳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美]贝蒂.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Ⅲ:贝蒂的色彩》,朱明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

[3] 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欣赏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4] 王琦.色彩静物[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上一篇:安全健康,幸福一生 下一篇: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