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01 05:31:00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以促进高职会计专业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42-02

作者简介:阳葵兰(1969-),女,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经济师、会计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从事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研究工作。(广东 广州/511363)

一、国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经验

国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多样,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法律的保障。美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德国先后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

2.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促进合作教育顺利进行,许多国家积极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

3.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如国家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严格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等。

4.企业的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发达国家的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中,与学校签订供需合同等。

二、国内“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

尽管大多数高职院校每届招生形势最好、学生人数最多是会计专业,但深层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却难以落到实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比较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多,而会计岗位比较特殊性,每家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十分有限,在安排学生实习次数、实习人数及时间段都受到一定限制,不适合开展大规模的实习、实训。二是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时大都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状态,实习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账务处理,只能旁观或做辅工作,甚至沦为办公室打杂人员,使会计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二)缺少双师素质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会计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虽然高职院校大力引导,要求会计专职教师走双师型道路,但却不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很多教师仅参加一次培训、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双师型”教师,没有顶岗实践,不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不能进行案例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缺乏,而双师素质教师恰恰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

(三)运行机制不完善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已被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在这种运行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但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数企业都是被动地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认识不深刻,认为校企合作就是“走过场”、“帮高职院校解决就业”等。

三、借鉴国外经验,深化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国外的经验虽好,但不能照搬,我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我国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以此推动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

(一)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1.建立全真实训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与当地会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合作,共同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全真实训的场地。校企双方在校内成立会计服务部、记账公司等,为企业提供有偿会计服务。教师作为主管会计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处理,学生在真实的会计业务中得到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提高了实战能力和专业技能。

2.建立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可以与由当地财政部门批准的技术先进、行业认可度高、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合作并建立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同成立实践实训班,就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及人才培养、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学生在先进的企业中实训,既可以了解企业的文化背景,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还能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和危机意识,实训基地的建立可大大提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含金量。

(二)重视学生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深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更清晰地认知到本专业的特点,能更好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将课堂理论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可以考察顶岗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遴选到优秀的毕业生留在企业工作。

(三)加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兼职教师聘请的力度

高职院校可以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以校企合作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为依托,从合作企业聘请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课教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可以使兼职教师的兼职行为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保证兼课教师的教学时间和质量,确保聘请兼职教师的主要来源。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职院校可以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制度,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有在校外企业兼职、顶岗、挂职的经历。每年要有两个月的挂职顶岗锻炼时间。让新进教师在上岗前先去企业带薪实习1-2年。

(四)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1.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学院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探索符合各方利益需求的合作途径和方法,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按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聘请企业专家兼课,选派教师到企业兼职或者参与企业管理、技术服务;积极推进产学互动,与企业建立契约型产学合作实体,实现育人与用人对接,发挥在育人工程的主体作用。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集中实训、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等出谋献策,参与育人规格制定、培养过程以及考核评价。

2.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对于校企合作可能带来的收益和利润,要事先确定好分配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双方不会因为利润分配不均产生矛盾,影响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

3.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考评机制

客观评价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及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五)政府提供优良环境

校企合作因为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在协调参与者的利益及市场竞争环境时,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政府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给予校企一定的资金扶持补贴。

参考文献:

[1]赵丽芳.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7).

[2]阳葵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2015(11).

[3]杨燕.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之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的完善 下一篇:关于提高文科院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