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的现状与完善研究

时间:2022-09-01 01:59:02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的现状与完善研究

摘 要 我国初步形成由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主体共同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机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应定位于对大学生就业服务进行宏观调控;高校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应加强对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进行规范、保障和监督。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71-02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就业促进工作。其中,就业服务是帮助大学生掌握就业知识、技能和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我国学界对大学生就业服务还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而实践中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也存在定位不科学、缺乏协调、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完善设想,以促进我国建立包括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内的多方位就业服务机制。

1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现状

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应该由政府与高校、社会组织相互配合而共同提供,目的在于实现就业市场上大学生供给与需求双方的沟通与协调。目前,我国主要有下面几个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

1.1 政府是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导机构

我国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主要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既是全民的就业服务机构,也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公共服务机构。20世纪80年代,在原劳动部的统筹下,创立了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等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这些就业服务机构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求职人群的就业,开展了就业咨询、职业规划、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到2010年底,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服务机构有近3万所,就业服务的项目由求职信息登记、职业介绍发展到职业指导、创业培训、就业信息等。这些机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成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就业服务机构[1]。

1.2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直接机构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专门设立了就业服务机构(如就业指导中心),其直接负责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服务,功能也由简单的职业推荐、提供就业信息向多元化的就业服务发展,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信息采集等。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从大学生入学起,就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培养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为大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技能训练与实践机会,组织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访问,深化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

1.3 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是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市场化主体

我国的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主要指在市场中按照企业的模式管理,为用人单位、个人提供与就业招聘相关的一系列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的组织。依据目前市场中的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为求职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的机构,包括为文化程度较低层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的人力中介或者劳动力中介,以及为文化程度较高层次就业者提供服务的人才中介;二是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组织,如猎头公司等。这些营利性的就业服务机构,针对大学生就业群体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就业服务,比如为大学生介绍就业职位、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代替用人单位审核简历等[2]。

2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虽然已基本形成,但在实践中并未发挥应有的功能,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1 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首先,各个政府就业服务机构难以协调合作。虽然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在2008年进行了合并,但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依然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人为地一分为二,两个机构产生的不同却缺乏交流的信息网络也不利于人才市场的信息共享。

其次,政府就业服务的各个机构在职能划分上也模糊不清,比如人事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人事管理制度,而我国目前人事机构设置混乱,导致人事工作杂乱无章[3]。

再次,我国政府主办的就业服务机构本身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有偿的就业服务,进行营利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市场中的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产生竞争。由于政府的传统行政强势地位,在就业服务上拥有天然的垄断优势,影响了就业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2.2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大多是基于形势所迫而设,其就业服务作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就业服务观念滞后。我国有的高校对就业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对毕业生就业率进行考核,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专业轻则减少招生,重则停止招生、停止建设投入。这种评估活动导致学校往往重视就业服务的结果即就业率,而忽视就业服务对大学生今后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认为工作重点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放松了对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职业规划的指导。

其次,当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具体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行政工作领域,来源于从事过学生管理的行政干部或是政治辅导员,还有“两课”教师、专职学生工作者,他们缺乏就业方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素养,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

2.3 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近年来发展很快,但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违法经营的行为屡禁不止。有相当部分的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有相当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与此伴随的是收费混乱、虚假广告、求职诈骗、侵犯隐私等行为屡禁不止,导致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信誉度很低,大学生在与职业中介接触中容易产生两种情况:要么拒绝与职业中介机构合作,要么过于相信职业中介机构导致其权益受到侵害[4]。

其次,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作出明确要求,使得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机构治理没有可以依据的法律,既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对其进行监督。

3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的完善设想

3.1 政府就业服务机构职能的完善

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应定位于对大学生就业服务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专注于就业形势的总体分析,协调监督不同类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等。为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政府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整合,统一我国政府就业服务各个部门的职能;其次应注重政府就业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排除其营利性的市场行为,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应交由市场化的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运作。

3.2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完善

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各种各样的就业服务工作都必须围绕大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工作的形式、服务的内容也要突出“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高校就业工作应树立以就业市场的拓展和维护为主转向以就业服务为主的观念[5]。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设置就业服务体系时应设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课程,从低年级就应陆续开设职业认知教育、基本职业教育等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市场,明确职业规划。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开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承担这类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等综合知识,同时具备就业服务的实践技能,能准确把握、分析判断就业发展趋势。

3.3 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行为的规范

大学生就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市场化,但我国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却没有跟上市场化发展的需求。我国现行规范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行为的法律法规,大多是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效力层次低、形式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针对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的法律,以规范其市场准入、注册资本、组织形式、人员管理、经营和财务制度、业务规范、退出程序、法律责任等问题。同时对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规定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职责,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上岗建立资格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1]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M].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姚霏霏.论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的服务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110.

[3]赵瑞美,张小兵.我国政府型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发展初探[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3.

[4]姚霏霏.论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的服务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111.

[5]刘六生,马锦.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构[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66.

上一篇:职业教育农学类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 下一篇:十三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