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现象分析

时间:2022-09-01 08:37:59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现象分析

摘 要: 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帮忙、馈赠、扶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感恩意识弱化了。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应该重视感恩意识的培养,引入感恩教育的理念,以此医治人们逐渐冷漠的精神和挽救日渐丧失的道德观。

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教育 情感教育 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不能脱离个体、社会和他人而独立存在的。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帮忙、馈赠、扶持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这种长期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及他人给予自己的善意,我们应当珍惜和心存感激。然而,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过分注重升学率就业率及家庭过分溺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感恩意识弱化了,更有甚者不少人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大学校园里,一些大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认为父母、朋友及周围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是理所当然之事,更不用说付出和回报了。这种自我意思膨胀,漠视他人,不懂、不会感恩,表现出的情感上的“真空”状态,正日渐被人们所关注。专家学者对当前社会上“感恩”普遍缺失的现象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学校、社会、家庭更应该重视感恩意识的培养,引入感恩教育的理念,以此医治人们逐渐冷漠的精神和挽救日渐丧失的道德观。这既是人性的需要与回归,更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传承。

亚当・斯密斯是第一个对感恩进行深入研究的心理学分析的思想家,他认为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绪之一。而同时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正面肯定的行为,是人与人相处的“粘合”之物,它意味着感恩者往往对对方行为的认可与肯定。马克思说过: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的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从终极的目的来说,感恩是他人为我们做了好事,我们感谢他人,从而引领自我强化做善事,这种良性的循环也正是和谐社会与积极人际关系建立的需要。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等具有重要意义。”[1]党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感恩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

一、影响感恩教育的各种因素

感恩教育的培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高校的人文教育,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下社会环境中的负面消极影响,施恩者的不公正遭遇给了社会暗示效应,人们对好人好事、见义勇为有了观望与胆怯;其次,硬性的社会制度弱化了人们的感恩意识;再次,学校过分重视升学率与就业率,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拓展层面的教育。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把德育看作应急措施,德育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最后,家庭过分溺爱及望子成龙的教育方式,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偏重智力的开发,缺乏情感教育。正是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感恩教育难以展开。[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3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对学生感恩教育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我们今天进行感恩教育研究仍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陶志琼博士认为感恩教育,既是一种情感教育,又是一种道德教育,那么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分析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培育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只有十分注重情感的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回报。大学生具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心理,独立的思考能力,对父母、老师、朋友、他人时常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才能使自己永葆健康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首先,与学生日常接触的管理老师,即学校的政工队伍,在进行学生工作时,应重视情感的特殊作用。通过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个体心理世界,引导学生捕捉、感受生活中的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强化他们时刻对身边的人、事、物心存感激,着力培养学生的“识恩”、“知恩”意识。

其次,注重教育者和优秀人物的表率、榜样作用。英国的德育专家彼得・麦克费尔等创立了体谅模式,即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强调德育的情感关怀、体谅和感情移入,推崇教育者的表率作用。[3]因此,我们在感恩教育中要时刻关注人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即我们所说的要深怀感恩、仁爱、怜悯、宽容之心,对传统文化中及社会实践里典型人物、事例进行宣传,让大学生从生活中实实在在体验感恩。

最后,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领悟感恩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社会中的人,决定人的本质的东西不是他的自然属性,而是他的社会属性。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恩情便是这样一种朴素的理和道德情愫,它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5]高校应将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实践,使其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内化为大学生的品质,这样才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从点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爱岗敬业,尊师重道,为大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良好的平台。

2.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和睦的人际关系,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平等、自由的地位,对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熏陶、感染与带动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感恩教育有效途径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的道德氛围的营造。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对施恩不图报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与宣传,对忘恩、不会感恩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抨击。同时通过宣传,加大对识、知、感、报、施恩榜样的树立。

其次,加强大学生主体的自我修养。在教育者和社会舆论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结合传统优秀文化思想,重学、内省、慎独、力行,克服自我修养认知中的不足,使大学生的自我修养认知更具全面性、深刻性。

最后,坚持感恩教育的长期感化,注重灌输与传授、理解与领会的融合。感恩教育容易在短期内见效,但感恩教育的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培养,不能只看到短期效果,还应注重强调大学生个体在实践中多感受真实的各种恩情、友情、亲情等,在自身修养过程中社会、家庭、舆论的监督下把感恩意识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与习惯,唯有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政治科学,2004,(04).

[2]郝大勇.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2007,(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第一卷.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萧家芳.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2007,(06).

上一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办学质量 下一篇:提高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