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灵敏度提高语言素养的思考

时间:2022-08-31 01:25:30

培养语感灵敏度提高语言素养的思考

摘 要:语言素养直接制约着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尤其对于学生来讲,语言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此篇文章笔者就如何培养语言感受力,从平日的学习积累、教师的教育方式以及课后对精品文章的分析入手,简要论述下提高语言感受力的技巧。

关键词: 语感 灵敏度 素养

关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正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可见,语感是抽象的,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敏感的嗅觉,隶属于直觉的范畴,那么对于语感,该如何培养?

一、重视语言积累加强基础练习

词汇是构建语言殿堂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所在,只有丰富的词汇量,语言才能变得更生动鲜明。因此,培养语感的首要环节便是对词汇的海量储存,从日常做起,一字一词的存储记忆,才能为提高语言感受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词汇最重要的手段是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去扎实语言功底,培养语言感受力,在写作时方能逐渐演化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行文风格。精神世界和思维内涵与生俱来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主观感受,如果想要真正深刻理解体会作者的内心活动和用笔韵味,那么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是需要较高水准的,举个例子,唐代诗圣杜甫在《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一个“惊”字,对国家破败描绘的淋漓尽致,对哀伤的情感的刻画的一览无余。这充分体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对语言的高超驾驭力。语言拥有十分广阔的外延,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在社会实践体验中找到鲜活的教材,才能真正理解“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含义,才能真正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才能真正在生活中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用一砖一瓦堆砌起语言的万丈高楼,培养出敏锐的语感,提升自生的语言素养。

二、充实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灵性

一代哲人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我们只有恪守道德法则,以悲天悯人的心胸感受世界,领悟世界,我们的语言表达力才会变得富有魅力、感染力和启发性。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学生在学习时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思维才能变得敏捷起来,兴致才能变得高涨起来。如果授课讲话平白无奇,不咸不淡和白开水一样,那么无论谁听了都会昏昏欲睡,精神难以振奋。语言不知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特质决定了教师工作劳动应该具有创造性,思想性,传道授业解惑时,在每一层面上,都要以最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去启迪灵魂深处的世界。语言就像一条涓涓细流,我们在享受它的凉爽时,更需要感受它的静谧。在品味它的甘甜时,更应注重它的“上善”,只有在精神上与它融为一体,才能在实践上信手拈来,表达自如。要注意的时,充实精神世界提升性灵并非一味的多愁伤感,你侬我侬,它是理性的升华,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源于生活,源于实际,却超脱在外。丰富的情感是语言感受力培养的内在需求,是语言感受力升华的必经之路。因此,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灵性,是提升语言感受力的不二法门。

三、理性解析文章注重语言实践

现在语文课本上的作品都是经过层层精挑细选,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不可多得的经典名篇。在这些文章学习时,一定要深入内层中,切记囫囵吞枣,只求大概。波兰美学家英加登的理论认为,任何一篇优秀的作品都应该包含五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语言层、语义层、视点层、世界层、性质层。通俗的讲就是采用何种语言,从哪个视角分析,表达了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他认为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这五个层面的完美结合。因此,只有以理性将作品的内容真实还原出来,通过深刻地分析,在以感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文章通透易懂,深入浅出。这种入木三分的分析解剖,不仅在给学生带来回味无穷余音绕梁的美感享受,也彰显了文本的深刻内涵及无与伦比的存世价值。另外,解析文章时应该注意做到合情合理,尊重作者和历史背景,不能随性延伸扩展想入非非,远离作者的创作目的,曲解作者的真实意图。语感实践也就是言语实践,尽可能的让学生接触使用文本材料。在学生不断揣摩模仿中不断提升。语言感受力需要长期的语言实践运用和体会,一般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完成的。学生只有通过长期科学的训练,才能将具体的语言知识技巧规律潜移默化的转移为无意识抽象的直觉感受。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如让学生朗诵、演讲、扮演书中人物等手段,增强对文章中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此外,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批判,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以辩证的眼光学习,才能更加向上的姿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沟通技巧,一种交流工具,是人在社会上立足不可或缺的,不但可以启发心智,也可以净化心灵增长见识,因此培养预感灵敏度,提高语言修养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生活和学习的体验里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

[1]杨树夏. 培养语感灵敏度,提高语言素养[J]. 语文学刊,2012,07:166-168.

[2]吴明辉. 扎实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J]. 校长阅刊,2005,03:48.

[3]万明华. 语文教学的审美境界──培养语感[J]. 江西教育科研,1996,03:48-50.

[4]沈茂河. 重视语感培养,提高学生作文语言素养[J]. 作文教学研究,2011,03:16-18.

上一篇: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评价 下一篇:右胸前外侧微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