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时间:2022-08-30 03:07:21

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随着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深入推行,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和思考也成为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班级改革,让学生感受浓厚的班级文化。教师作为班集体活动的引导者、监督者和参与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创新意识的认识,督促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创新,并及时提出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创新文化建设中,在参与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要重视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力量,在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的基础上自觉培养自身素质,从而为良好的学习效率提供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

重视班级文化

教师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因为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建设,可以通过黑板报文字宣传,“创新一角”的展览和“创新文学”等板块进行宣传,教师还要注意外部的影响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倡班级“创新”主题的设计,让学生通过班级活动促进自身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班级管理规划中,可以定期举行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小组竞赛和个人竞赛的方式加深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办黑板报的方式整体竞赛,通过对各组的绘画、内容选材和版面规划等进行打分,整体分数较高的小组可以获得本月份的“创新优秀小组”旗帜,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个人的竞赛作品可以是文学作品的创新或物品创新,通过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创新能手”,而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投稿的方式进行鼓励创作。经过“创新主题”活动,笔者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实质性、实践性的活动。

加强班级交流 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前提下互相学习,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及时进行归纳总结。班级交流是实现进步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平等关系的建立,从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日常创新意识评价的分析和总结,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行动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根据记录分析学生是否进步,从而为教师的下一步班级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加强学科渗透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重要学习阶段的转折点,为了避免“学习机器”式学生的出现,教师要通过各学科的渗透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实现有效创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多样的学习方式,从而避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单一性教育。

引导学生创新意识,配合学科特点鼓励学生主动深入课堂学习 由于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学科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根据各学科的差异性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手段的转换促使学生深入课堂。例如在《思想品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以辩论发言的方式谈谈对“创新素质”的认识,而在《数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解题多样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在《语文》中,教师可以立意习作“以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自立题目写作等。如此,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实践中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可以降低教师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难度。

开展多样教学,通过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多样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开展任务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在任务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大体要求,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创新。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小组相互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实现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

重视科学管理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班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革,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作为基础,通过多样管理手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教师要以“创新素质”作为核心内容。班级的科学管理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关键之一应该得到充分重视,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类管理,通过对各种创新能力的划分促成更深层次的进步和发展,然后,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创新素质的不同表现进行“升降”,为学生创新学习提供依据和动力。

结束语

在班级管理中,只有以学生的基本能力作为基础,以发展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作为目标,以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动力,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中学生创新素质标准。

参考文献

[1]赵立多.当代高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障碍与改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韩华,王岩.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4).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培仁学校)

上一篇: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实效与途径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