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个体浅谈

时间:2022-08-30 12:01:11

绘画艺术个体浅谈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实践。艺术距离人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又那样之远。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公共场所的绘画、公园雕塑等;艺术更需要耐心和恒心,因为艺术创作之路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在美术创作中,笔者以为鳞次栉比的城市管道与朴素安静的乡村世界可以并置,在画面后,两者间强烈的冲突所制造的压抑与荒诞的表现,正是笔者个人的艺术风格。笔者手中所绘的作品,都在平淡、真实地讲述着个人内心的世界与向往。

一、艺术人生,真实的内心写照

1.最真实生动的言语可以塑造个性的艺术

艺术创作过程中,面对各种争议,与其小心解释,不如通过个人的作品去说明、去表现创作者的内心与情感,亦或可以保持沉默,因为也有创作者天生就不善于用言语进行表达。然而,事实上,每当完成一幅作品时,创作者都会有所发现,无论五彩斑斓、灰暗朴素,还是空旷宽达、杂乱逼仄的艺术表现,都是笔者最真实生动的语言,是个人无数思想和情感的堆积、宣泄。所以,笔者希望创作者用作品继续讲述,因为终会有一天,有人会在某一种艺术作品中去听懂、看懂一个创作者的心理情感。

2.在流动中讲述平凡动人的真实生活

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黑格尔认为,“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比如,笔者有一天在无意识地凝视到画室屋顶纵横交错的下水管道时,发现其中有一段“大补丁”的管道非常惹眼,一圈黑色胶布在银灰色的管道群中突兀地显现在眼前,这让笔者联想到平凡、小小的下水管道,无论是如何分岔、弯曲到房间的任何角落,它都在从容、安静地承载着所被给予的“丑陋”。作为人,不论我们是如何的焦虑、惊慌,其实都是我们在真实生活面前的怯懦和彷徨。对艺术进行个体讲述,真正的魅力是艺术无形中在讲述者和聆听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人们通过此去感应彼此的心灵,从而捕捉到人内心深处的朴素与真实。

3.平凡的艺术是最真的艺术

何谓当代艺术?什么是前卫艺术?笔者以为,当代社会,个体艺术观混乱是不争的事实。有些艺术家将真与善从艺术中抽走,使艺术成为纯粹形式美的对象或形式的游戏,这样,虽然也有美的存在,却没有美的意识的传达;有些艺术家更是站在挑战人类传统价值的立场上,肆无忌惮地将艺术变成丑恶的表演;有些艺术家将自己前卫化,将艺术创作变成宣泄个人情绪的手段,艺术失去了沟通人类情感和心灵的作用。新艺术的前卫也许在于它的魅力与先进,以及它所宣称的观念与风格,但是从实质与品质上讲,新艺术的前卫却不能说就是当前的前卫艺术,前卫艺术,也将不可避免地被中庸所侵蚀,中庸或粗俗,一直都是前卫艺术最可怕的敌人。

二、如何通过艺术讲述来感受自我存在

1.单纯的内心世界,渴望讲诉与倾听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艺术讲述中,讲述成为人类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与印证,也成为了历史和现实,成为“我们存在”的一种最好的证明方式。尽管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即虚无”,但萨特在自己的讲述中即证明了自我的存在。因此,笔者认为,美术创作者需要以绘画的形式讲述,而绘画同时也从画家内心的凝聚中被解放了出来。

2.因绘画而自我存在的相对论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是无法将身心以外的东西搬到意识以内并贮存的。所以,我们说,任何令人感动的艺术作品势必都是作者深刻衡量、仔细考虑过的,是先于他人而感动自己的。让自己成为观察者,同时也是被观察的对象。对于自我来说,个体是要先可感知的,对于其他事物来说,也是可被感知的。这也许并不是一种可以言传的感知,但至少是一种比较接近于生活的“联系”。比如笔者的个人创作中,拖拉机常被无数次地描摹,因为它们在农村如同今天的城市家庭轿车一样普及,它们平凡而普通地存在,与笔者所生活的城市中的管道一样,这些都是美术创作中笔者对于农村与城市生活现实存在的讲述。通过这种讲述,笔者可以深刻感知那一种存在,感知自己握住了生活所必需的一些温暖与感动。

三、艺术呈现简单而朴素的待人之道

笔者通过个人实践创作,深刻体味到城市管道给人的启示,纵然在初期作品中除了管道还没有别的物件,略显单薄,但笔者之后加入了一些小玩具、火炉、烤火器等;在课堂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中,有几张作品里面,笔者还将人物的头像或肢体与管道交错组合,别有一番味道,但效果还有些差强人意。后来,笔者又将视线重新投回到农村,将犁铧、拖拉机等农用工具与管道一起并置,糅进作品。这样的创作意图,正是来自于笔者经常带学生外出写生时的所见所感。我们到农村,与当地憨厚朴实的农民接触、共同生活,他们希望画布上能够呈现出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纵然很多都是琐碎而不起眼的物件,笔者也被这一群体的真诚和毫不掩饰感动。

讲述,一定要是真实的。而所有的讲述都有自由,但在充斥着强大能量的生活面前,创作者更要用本真的自我去讲述、窥探自我眼中的一切,就像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所说的,“艺术唯一的目的就是除去那些实际也是功利性的象征符号,除去那些社会约定俗成的一般概念。”笔者的创作将农村与城市结合,原是想利用绘画达到一劳永逸的表达,但抛弃一切所疑所思后,个人情感的无所适从和渴望释放又使笔者体会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于是,如何给绘画一种解释,展现尚未展示的生活,也是超越画布本质属性之外的情感延续。

参考文献:

[1]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J].雕塑,2004(6).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3]刘维东.谈中国哲学气论对绘画气论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3.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上一篇:浅议艺术设计中的人格化设计 下一篇:通古圣歌 第5期